本文聚焦在香港牺牲的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介绍了香港为其立碑的相关情况,包括立碑过程、纪念碑落成等,同时深入探寻刘春祥的籍贯,通过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惠阳镇隆人,并讲述了他的生平经历,最后提及立碑在家乡引起的反响以及党史部门后续的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抗战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2020年9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刘春祥等12名龙鼓洲抗日英烈赫然在列。
2023年5月9日,一场庄重而神圣的揭幕典礼在香港屯门龙鼓滩举行——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正式揭幕。这是香港首次为列入国家级纪念名录的抗日英烈立碑,也是继西贡斩竹湾、大埔乌蛟腾之后,香港拥有的第三座大型抗战纪念设施。
刘春祥究竟是哪里人?他的人生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目前,除了有关刘春祥的主要事迹资料外,其他关于他个人的详细信息记载并不多。为了深入了解刘春祥的英雄事迹,去年以来,惠州市惠阳区委党史办展开了多方核查和严格考证工作。
英雄浩气长存
香港为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立碑纪念
近年来,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老前辈、香港市民以及民间社团,每年都会自发组织祭奠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的活动,以此缅怀和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2021年6月初,香港新界乡议局多次就立碑事宜与屯门民政事务处进行交流沟通,最终决定建立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这一举措是香港特区政府部门与民间团体的首次合作,旨在为列入国家级名录的抗日英雄群体立碑。
2023年4月底,在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牺牲八十周年纪念日前夕,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顺利竣工落成。这座纪念碑高达3.1米,造型庄重大方,是继斩竹湾和乌蛟腾之后全港第三座大型抗战纪念设施。
其实,在此次行动之前,刘春祥曾参加过香港“秘密大营救”。1942年1月5日起,港九游击队武工队员、交通员分批将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从香港偷渡过海,护送到九龙港九大队交通站。从九龙港九大队交通站到惠阳或宝安抗日根据地,主要有东西两条路线。其中东线是从九龙市区经牛池湾到西贡,然后乘船渡过大鹏湾,在大梅沙、小梅沙、上洞或沙鱼涌等地登陆,再转入惠阳抗日根据地。
这条线路正是由蔡国梁、黄冠芳、刘锦进、江水、肖华奎、刘春祥、陈志贤等率领的武工队负责。他们成功地把邹韬奋、茅盾等800多名文化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抢救出来。
党史研究证实
刘春祥是惠阳镇隆镇人
刘春祥的籍贯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惠阳区委党史办工作人员在一份1982年编印的《广东省惠阳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发现了这样一条记录:“刘春祥,男,1916年2月生,镇隆公社塘角大队塘角围村人。1939年6月参加广东人民游击队,1943年冬在东莞县与日军作战牺牲。东江纵队一中队副中队长。”
不过,这则信息里关于刘春祥的牺牲地点等信息与《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的记载并不相符。那么,这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还是同一个人呢?为了进一步核实这一信息,惠阳党史工作人员奔赴镇隆镇,在塘角村委干部的协助下,从村民家中找到了一本《惠阳区镇隆镇塘阁围刘氏族谱》,族谱中对刘春祥的生平和事迹有详细的记载。
这本族谱由80多岁的老人刘崇富保管着。刘崇富说,关于刘春祥的事迹,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叔辈刘春球去香港时搜集整理的。
据族谱记载,刘春祥出生于安南(越南)一个普通华侨的家庭。十六七岁时,按照当时宗族的习俗,其父把他从安南(越南)送回原籍老祖家——惠阳县镇隆堂阁围生活。由于他孤身一人回国,起初跟随养父一起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养父突然离世。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只好改随堂兄生活。堂兄当时家境也不好,时间一长生活难以为继。一年后,他不得不又改跟堂叔生活,就这样辗转于不同的亲戚家过了几年。1939年,刘春祥毅然参加了抗日游击纵队,投身革命。参队后,由于他革命热情高涨,在国外时又学有一定的文化,且具备一定的指挥才能,所以进步很快,几年后上级就把他提升为港九大队大屿山中队队长。
通过多份党史资料以及“惠阳区镇隆镇塘阁围刘氏族谱”的分析和相互佐证,惠阳区委党史办最终确定:在香港牺牲的刘春祥是惠阳镇隆人。
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纪念碑的建立在家乡引起了热烈反响,家乡人民对刘春祥的英雄事迹感到十分自豪。他们纷纷表示要保护好在家乡的英雄故居,传承好英雄精神。
惠阳区委党史办表示,在党史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由于历史久远、讲述者记忆差错或记录者条件限制等因素,资料存在不完整或细节上的差异,因此需要多方核实、反复佐证。党史部门将进一步对刘春祥的英雄事迹进行研究和整理,并加以宣传,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奋进新征程。
本文围绕刘春祥抗日英雄群体展开,介绍了香港为其立碑的情况,探寻了刘春祥的籍贯并证实其为惠阳镇隆人,讲述了他的生平及战斗经历。立碑在家乡引发积极反响,同时党史部门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宣传刘春祥的英雄事迹,以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奋勇前行。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