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肥城市的大项目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多个项目的进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创造的就业机会,同时阐述了当地政府在推动项目建设与促进就业协同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天里,肥城市秉持着实干精神,全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当我们走进肥城市的各大项目建设现场,耳边是机器持续不断的轰鸣声,眼前是四溅的焊花,整个场景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些大项目,宛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又似创造就业岗位的高效“孵化机”,切实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肥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东兴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在这里,工作人员们在各个岗位间有序穿梭,熟练且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作业。车间里,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铝箔在灯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该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涂碳箔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2万吨涂炭铝箔项目一期计划新上6条生产线。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女士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三、江北最大的涂碳铝箔生产基地。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4000万元,还能增加就业100人左右。”
在施工现场不远处,有一个用工招聘咨询点,这里围满了前来咨询就业的市民。梁晓斌是附近村庄的村民,此前一直在外打工。当他得知家门口正在建设大项目后,特意赶来了解情况。他笑着说:“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还算可以,但离家太远,根本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现在好了,家门口有这么多建设项目,我就想回来找个合适的工作。”他还表示,刚才咨询了一下,这里有不少岗位都挺适合自己,而且待遇也不错。
同样热闹的场景也出现在位于肥城经济开发区的山东肥城35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全神贯注地作业。中能建350MW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负责人刘少勇介绍道:“我们做到了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分钱。”该项目吸引了当地大量劳动力,每天有近700名员工奋战在工地上。
在盐穴储能产业项目建设方面,肥城也在持续发力。当前,中电建肥城2×300MW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肥城压储项目经理徐荣徽表示:“目前,主厂区桩基和基础开挖已基本完成,地下盐穴施工单位也已准备进场,每天施工人员达到了370多人。”
目前,肥城正在推进的盐穴储能项目达到22个。全部建成后,盐穴储能规模可达3480MW,年可实现产值367.8亿元,将成为泰安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的重要板块。从基础施工到设备安装,从技术调试到运营管理,各个环节都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仅建设阶段就直接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周边不少有工作经验的村民纷纷加入项目建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大产业带动大就业。近年来,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项目建设与就业工作的协同推进。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大项目建设与就业促进同频共振。肥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朱刚介绍说:“一方面,我们积极与项目建设单位沟通对接,提前掌握项目的用工需求,建立用工信息库。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招聘平台的作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仅今年前两个月,已围绕大项目建设组织各类招聘会6场,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400余人。
山东华瑞机械有限公司是肥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刘悦说:“企业入驻产业园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招聘方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招聘渠道,还组织了多场针对企业需求的专场招聘会。”目前,公司已经招聘了100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肥城本地的。这些员工经过专业培训后,很快就能适应岗位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肥城就业部门还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肥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胡丽萍介绍说:“根据项目建设的用工需求,我们引导企业开设了多个针对性强的培训专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数字经济、现代食品等。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授课,让学员们能够学到实用的技能。”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培训各类技能人才280余人。这些学员培训结业后,将被推荐到大项目企业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就业的关键举措。如今在肥城,随着一个个大项目落地开花,一幅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相互促进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大项目建设“引擎”的驱动下,肥城人民正沿着就业增收的新通途,阔步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肥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栋表示:“我们将继续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同时,我们将持续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让大项目建设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肥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介绍了肥城市多个大项目的建设情况,包括新能源、储能等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肥城市委、市政府通过多种举措协同推进大项目建设与就业工作,如建立用工信息库、举办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在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肥城正呈现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未来将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和就业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