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时,阳信县科协与县农技协联合开展“学雷锋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高鸣金蝉养殖基地助力林下经济发展,介绍了活动形式、金蝉养殖现状以及基地负责人的计划和协会会长对活动意义的阐述。
阳春三月,温暖的气息弥漫大地,正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节。近日,一场充满意义的活动在阳信县悄然展开。阳信县科协携手县农技协,共同组织了 “学雷锋助春耕”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当地颇具代表性的高鸣金蝉养殖基地,其目的在于为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增添助力。
活动采用了别开生面的 “田间课堂” 形式。工作人员直接将培训场地搬到了田间地头,就金蝉养殖的各个关键环节,从最初的卵枝采集,到最终的收获阶段,为农民们提供了极为详细的指导。面对农民们提出的技术难题,他们更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地分享知识和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农民们的金蝉养殖技能。
如今,在阳信县,参与金蝉养殖的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品也十分畅销。据了解,目前全县共有 3000 个合作社投身于金蝉养殖事业,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4800 多亩,涉及种植户 890 户。仅在 25 年,就新增社员 38 户,新增种植面积 960 亩,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高鸣金蝉养殖基地堪称阳信县林下经济的典范。基地负责人张树彪凭借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技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成功将金蝉孵化率提高到了 80% 左右,每亩地的收入可达 8000 元以上。张树彪还满怀信心地表示,计划举办超过 70 小时的技术培训班,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阳信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王保友对于此次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表示:“我们举办这个活动,主要是希望通过科技服务来推动乡村振兴,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将‘雷锋精神’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后续,我们会继续开展一系列的科技助农活动,让科技志愿服务形成常态化机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
本文围绕阳信县科协与县农技协开展的“学雷锋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介绍了活动助力高鸣金蝉养殖基地发展林下经济的情况,包括活动形式、金蝉养殖现状、基地成果及未来计划,还阐述了活动对于推动乡村振兴、落实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