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俄美两国总统通话展开,分析了此次通话对俄乌冲突的影响,探讨了乌克兰在其中的处境以及未来冲突可能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乌克兰沦为大国博弈牺牲品的悲剧命运。
“在那家特殊的‘餐厅’里,仅有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位‘食客’,菜单上的主菜赫然写着‘基辅炸肉排’,前菜则有‘布鲁塞尔芽菜、英国炸鱼薯条、巴黎公鸡’。”这一形象且充满隐喻的评论,出自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之口,他向来有着“战恐”的人设。不过,细细品味这番言论,其背后深意远不止“战恐”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对美俄两国总统通话内容的独特解读。
梅德韦杰夫的这番话,灵感源自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的名言“如果你不在谈判桌上,那你就在菜单上”。很明显,在这场美俄的博弈中,乌克兰不幸成为了那道被端上餐桌的“主菜”,而操控着刀叉的正是俄美两国。
从美俄总统通话的内容来看,两国确实在主导着俄乌冲突的议程走向。双方达成了“30天内互不攻击能源设施”的临时停火协议,并且同意启动黑海航运安全谈判。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普京已经向俄军下达指令,俄乌双方还将在19日进行战俘交换,其中包括移交23名重伤的乌军士兵。
乍一看,这似乎是和平的曙光即将降临。然而,深入分析便会发现,乌克兰正在被无情地榨取最后的剩余价值。特朗普在通话结束后,以他一贯的高调姿态宣称:“如果我是当时的总统,这场战争就不会开始!”这典型的特朗普式话术,充满了个人色彩。而白宫声明则强调,俄美关系的改善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交易和地缘政治稳定”。显然,特朗普追求的是一场“速效交易”,他企图用停火来换取能源合作、中东议题联动,甚至是冰球比赛这类具有象征性的互动。
不过,《华尔街日报》敏锐地指出,俄方为停火提出的条件,如“停止西方军援”“监督乌克兰停止动员”,很可能会让乌克兰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特朗普为了追求短期的外交成果,不惜牺牲长期利益,这无疑给乌克兰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次通话无疑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普京巧妙地运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成功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对停火提议做出了“积极响应”,但同时提出了监督停火、停止乌军动员的要求,并着重强调“消除冲突根源”,也就是西方要承认俄在乌东和黑海的安全利益。俄方真正的目标,是借助谈判将战场成果固化下来,包括克里米亚、顿巴斯的控制权以及黑海的主导权,同时削弱北约东扩的合法性。
部分美国媒体将此次俄美通话比作“2025年的雅尔塔会议”,认为俄美可能会像1945年那样划分势力范围。这种类比虽然极具吸引力,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但却忽略了两个关键的差异。
其一,乌克兰与二战后的东欧有着本质的不同。泽连斯基政权在国内仍拥有一定的民意基础,而且欧盟也难以接受“新雅尔塔”这种对主权国家进行切割的做法。
其二,如今的美国已不再是单极霸主。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极大地削弱了跨大西洋联盟,欧洲的警惕以及乌克兰的顽强抵抗,都可能让任何协议的执行充满变数。
泽连斯基的处境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他一方面表示“支持停火”,但另一方面又强调“没有乌克兰参与的谈判无效”。他还声称,乌军仍在顽强抵抗,成功击退了俄军12次进攻,试图以此证明乌军还有一战之力。就在普京和特朗普通话的当天,乌军对别尔哥罗德州发动了5次袭击,俄方称此次袭击造成乌军60人伤亡。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控诉俄罗斯“企图延长冲突”,并呼吁西方继续对俄实施制裁和提供军援。
俄罗斯国防部则表示,所有来自乌克兰的进攻都被成功击退,乌克兰发动袭击的目的是破坏俄美两国总统之间的通话。
乌克兰这种“战场+舆论”的双线作战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绝望的挣扎。在军事上,乌克兰试图通过行动证明乌军仍具备反击能力;在舆论方面,乌克兰则希望通过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以此来对冲俄美谈判对其主权的侵蚀。然而,当特朗普将停火与“停止西方军援”挂钩时,乌克兰手中的筹码正在不断缩水。
那么,接下来俄乌冲突可能会如何发展呢?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分阶段停火:当前达成的“30天能源停火”或许会成为试探性的第一步。如果监督机制能够有效落实到位,停火范围有可能扩展至黑海航运以及前线地区。但难点在于,俄罗斯要求“停止西方军援”与乌克兰坚持“主权完整”的诉求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2、俄美“强制和平”:倘若特朗普果断断绝对乌军援,俄罗斯有可能迫使基辅接受“中立化”“非军事化”,承认克里米亚及顿巴斯的现状。然而,这种“芬兰化”方案必然会遭遇乌克兰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对,甚至可能引发政权动荡。
3、冲突长期化:一旦停火谈判破裂,冲突很可能转入低强度的僵持阶段。俄罗斯依靠能源收入维持战争,乌克兰依赖西方有限的援助,而欧洲则在能源危机与安全焦虑中左右摇摆。这种“慢性失血”的状态对各方来说都是最糟糕的结局。
无论最终出现哪种结局,乌克兰的悲剧似乎已经无法逆转。其领土与主权成为了大国博弈的抵押品,而乌克兰沦为“地缘棋子”的命运,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便已注定。
当然,和平不会在短期内降临。这次俄美通话仅仅是这场漫长博弈中的一个环节。真正的结局,或许要等到这场“大餐”的刀叉落下、账单付清时才能揭晓,而账单上的数字,注定要由乌克兰人民来承担。
本文围绕俄美总统通话展开,分析了通话对俄乌冲突的影响。指出乌克兰在俄美博弈中沦为牺牲品,其领土与主权被大国随意摆弄。同时探讨了俄乌冲突未来的三种可能走向,无论哪种结局,乌克兰的悲剧都难以逆转,和平的到来仍需漫长等待。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