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旅居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方式展开,通过介绍河北秦皇岛北戴河、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广西巴马、浙江杭州等地的旅居养老情况,阐述了其潮流趋势、发展现状,同时提到国家和地方为推动旅居养老产业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在当今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向往更加新颖、时尚的养老模式,“候鸟式”养老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而旅居养老也应运而生。它与传统的旅游和机构养老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新型养老方式。具体而言,旅居养老是指老年人在某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全身心地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尽情享受健康养生的惬意、品尝特色美食的美味,以及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慢节奏的旅游养老方式,如同温暖的春风,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为了深入了解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记者来到了河北秦皇岛北戴河,这座拥有深厚旅游底蕴的老城,看看它是如何在旅居养老产业的带动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旅居养老成潮流,旅游老城焕发新活力
记者走进北戴河一座新建的旅居康养中心。原本以为处于旅游淡季,这里的人应该不会太多。然而,刚一踏入大门,就遇见了一队由20多位老人组成的银发旅游团。他们分别来自北京、辽宁、内蒙古等地,在游览完北戴河的各个景点后,专程来到这里进行考察。在仔细参观了一圈后,叔叔阿姨们的眼中都流露出心动的神情。
总台央视记者杨理天在院区里看到,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全院一共有15栋楼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适老化升级改造,房间也全部进行了翻新。当来到药浴室时,会发现原来老旧的浴桶已经全部被时髦的水疗设备所取代,同时还新建了智能管道系统。熬好的中药汤剂能够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房间,既方便又卫生。
整个北戴河区涉及改革的培疗机构多达112家,其中76家成功转型为康养产业。目前,已有50家投入运营,可提供各种护理房型6700间,床位14000余张。为了进一步促进康养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正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记者在采访途中,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工人们在开挖道路、铺设管道,一派繁忙的景象。
旅居到定居,“候鸟人”成为“新巴马人”
不同的地方,旅居客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体验。在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旅居客们更注重“旅”的体验,享受旅途中的风景和新奇。而在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旅居的老人则更倾向于“居”的生活,追求一种宁静、安逸的养老环境。来自黑龙江的樊士伟就是众多选择在巴马定居养老的老人之一。
定制服务,让旅居生活更有温度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老人们对于旅居康养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定制化。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浙江杭州的一家旅居养老机构迎来了入住高峰。来自湖北的十几位老人提出,希望机构能帮她们组织一场徒步活动。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杭州市不断强化助老员、护理员、志愿者等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整合物业服务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
政策赋能创新引领,旅居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正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
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旅居养老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针对老年人在选择旅居养老机构时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去年11月15日,北京市“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上线来自河北、海南、云南等7个省区市的144家旅居养老机构。老年人可通过平台查询机构的地理位置、床位信息、收费标准等,并进行服务咨询和预订。目前,黑龙江、广东等地也先后搭建了旅居养老的联盟或平台。下一步,各地在落实多业态融合发展、提升异地旅居养老便利性、加强跨区域合作等方面积极推进旅居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介绍了旅居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方式,通过北戴河、巴马、杭州等地的实例展现了其发展现状,包括适老化改造、定制服务等。同时指出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支持,搭建平台解决信息问题,旅居养老产业在庞大老年群体需求和政策推动下正蓬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