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洛阳钼业,详细介绍了其在新一轮周期更替下的发展动态,包括2024年业绩大涨、铜业务扩产计划、钴业务遭遇刚果(金)出口禁令的应对情况,以及公司展现出的并购意向。
在低调数年之后,洛阳钼业(603993.SH/3993.HK)透露出了并购的意向。在3月25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袁宏林明确表示,随着新一轮周期的更替,新的重大机会窗口正在逐渐开启,“我们要做好准备、枕戈待旦”。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周期的更替,洛阳钼业的业绩也迎来了大幅增长。日前,洛阳钼业披露了2024年的公司业绩,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130.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37%;归母净利润为135.3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4.03%,扣非净利润更是实现了翻番,大涨110.48%。
铜业务一直是洛阳钼业最为重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贝壳财经记者留意到,公司2025年的铜产量指引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这或许意味着公司正在筹备的新一轮扩产改造项目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落地。
另外,洛阳钼业的另一主要品种钴,在日前遭遇了来自原产国刚果(金)的出口禁令。针对这一情况,袁宏林在25日表示,公司已经就此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他同时指出,如果当地执行出口配额制,将有望缓解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从而提振钴价。
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新一轮扩产等待落地
年报数据显示,在2024年,洛阳钼业所有产品的产量均超越了产量指引的中值,其中铜、钴、铌、磷的产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具体来看,产铜量达到65.02万吨,同比增长了55%,洛阳钼业也凭借这一成绩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并且成为2024年全球铜产能增量最大的公司。
根据年报内容,2024年洛阳钼业的铜业务为公司带来了大约210亿元的毛利润,占据了整体毛利润的近六成。
早在2023年年报中,洛阳钼业就曾披露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实现年产铜金属80万至100万吨。关于这一产量目标,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TFM和KFM深部勘探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新一轮的扩产改造项目。
在最新的财报中,洛阳钼业给出的2025年铜产量指引为60万至66万吨,与上一年的数据基本持平。目前,公司在刚果(金)的6条生产线合计拥有60万吨以上的年产铜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的新一轮扩产或许还需要等到今年之后才能落地。
制图/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今年以来,铜价持续呈现出震荡走强的态势。洛阳钼业在年报中表示,预计2025年铜的供需将会处于偏紧的状态,市场对铜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具体而言,传统用铜领域的需求将保持稳定,而能源转型行业对铜的需求则会强劲增长,特别是来自电网和电力基建方面的需求。同时,中国的刺激政策也将继续支持铜的稳健消费。不过,精炼铜的供应预计将保持充足,市场基本面较为稳健。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公司回应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
公司的另一主要品种钴,在去年为洛阳钼业带来了近30亿元的毛利润,但在今年年初却遭遇了限令。
据商务部消息,今年2月,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刚果(金)宣布将暂停钴出口四个月,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国际市场钴金属供应过剩所引发的价格持续下跌。这一举措被视为该国首次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钴市场的平衡。
近年来,由于中资矿业企业洛阳钼业大幅提升了其在刚果(金)TFM与KFM两座超级矿山的产能,该国的钴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供应的75%。然而,市场需求的增速却未能与产能扩张相匹配,导致钴价自2022年的高点暴跌超过60%,一度跌破每磅10美元,创下了五年以来的新低。
洛阳钼业的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的钴产量为11.42万吨,同比增长了105.61%,已经提前达到了公司在2023年时提出的未来五年产量目标。
Fastmarkets MB(金属导报)标准级钴低幅平均价格 来源/公司年报
商务部消息表明,上述出口禁令已于2月22日正式生效,将在三个月后接受阶段性评估,后续可能会对政策力度进行调整。
在3月25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刚果(金)的这一出口禁令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话题。洛阳钼业董事长袁宏林表示,针对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并且与当地政府及行业管理机构保持着积极的沟通,密切跟踪政策的执行进展。他同时称,如果当地执行出口配额制,将有望缓解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进而提振钴价。
银河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显示,自2月刚果(金)暂停钴矿出口以来,钴价已经上涨了43%。
该研报还提到,当地时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表示可能会延长上月出台的出口禁令,在未来采用配额形式加强钴出口管控,并考虑与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国印尼合作,合力控制全球钴市场的供应。研报认为,这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市场对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到期后产量库存释放后对钴价打压的担忧,钴供应约束预期得到加强,支撑钴价中期重心上移。
此外,洛阳钼业年报中的另一项数据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1.60亿元,而上一年同期为 -106.59亿元,变动幅度接近90%。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铜钴业务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同比减少,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同比下降。
新一轮周期更替,公司并购野心浮现
相较于不断进行收购的紫金矿业(601899.SH/2899.HK),洛阳钼业近年来确实很少有较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其上一次引发市场关注的收购还要追溯到2020年末,当时公司耗资5.5亿美元收购了位于刚果(金)的KFM铜钴矿。
不仅如此,洛阳钼业还在2024年6月将持有的东戈壁钼矿作价29亿元出售给了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洛阳钼业曾将东戈壁钼矿视为其钼矿的国内增量,就这一交易,公司方面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决策是希望能够聚焦新能源金属。
“只有穿越大宗商品的完整周期,才是成熟的矿业公司。”在3月25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袁宏林就公司的投资活动发表看法时表示,这几年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公司始终保持冷静,在没有机会的时候耐心等待,一旦机会出现就果断出手,并购策略更加成熟自信。随着新一轮周期的更替,新的重大机会窗口正在出现,“我们要做好准备、枕戈待旦”。
本文介绍了洛阳钼业在2024年业绩大幅增长,铜业务扩产待落地,钴业务遭遇刚果(金)出口禁令,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应对。同时,公司在新一轮周期更替下展现出并购意向,并购策略更为成熟自信。整体来看,洛阳钼业在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上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