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俄罗斯图 – 160轰炸机所使用的NK – 32发动机展开讨论,分析了网络上关于俄罗斯不售卖以及美国造不出该发动机的说法,同时探讨了中国对其的需求情况以及该发动机的实际技术水平。
在当今的军事航空领域,中国目前仅有一款中型轰炸机——轰 – 6。正因如此,大家的目光常常聚焦于俄罗斯的图 – 160轰炸机,尤其是其搭载的NK – 32发动机,更是引起了众多军事爱好者和专家的浓厚兴趣。
在网络上,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俄罗斯绝对不会将NK – 32发动机出售给中国,并且还声称连美国都无法制造出这样的发动机。然而,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尽管NK – 32发动机的技术的确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不会对外销售。事实上,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有着相对紧密的合作关系,过往也存在引进技术和合作研发的成功案例。而美国,作为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强国,并非在所有技术上都无法复制。所以,对于这种观点,我们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具备自研大型航发的实力
关于俄罗斯不把NK – 32发动机卖给中国这一说法,其实是有一定缘由的。“经济上亲近,军事上谨慎”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虽然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十分紧密,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但在军事方面,双方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警惕,担心形成过度依赖的局面。所以,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
回顾历史,相邻的军事强国之间能够长期保持良好关系的例子少之又少。就像上世纪的中国和苏联,曾经关系亲密无间,但后来也曾一度走到兵戎相见的边缘。当两个军事大国成为邻国时,“军事威胁”的感觉便会自然产生。如今,中俄关系虽然看似友好,但在军事合作上“留点余地”也是可以理解的“国之常情”。
不过,我们其实无需过于担忧俄罗斯不售卖NK – 32发动机的问题。因为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航空发动机的能力,尤其是针对轰炸机所需的发动机,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如今,我国的运 – 20运输机已经成功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涡扇 – 20大型航空发动机。涡扇 – 20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大型航发的研发技术上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有需要,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出类似俄罗斯NK – 32的发动机。
从实际需求来看,中国目前也并非急需俄罗斯的NK – 32发动机。NK – 32发动机是专门为图 – 160轰炸机量身打造的,而图 – 160是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之一,起飞重量可达270吨左右。在中国,除了现役的轰 – 6,轰 – 20轰炸机也正在研发之中。轰 – 20定位为隐身轰炸机,与美国的B – 2轰炸机类似,其最大起飞重量约为170吨,相比图 – 160要小很多。因此,按照轰 – 20的体量,它并不需要使用NK – 32发动机。
从性能参数上推测,轰 – 20很有可能会采用涡扇 – 20发动机。轰 – 20和运 – 20的体型相近,最大起飞重量都在200吨左右。而且,轰 – 20很可能是一款亚音速轰炸机,就像美国的B – 2轰炸机,其最大速度为0.9马赫,属于亚音速飞机。考虑到轰 – 20与B – 2在定位和速度上的相似性,以及运 – 20在速度、体积等指标上与B – 2处于同一档次,轰 – 20使用和运 – 20相同的发动机是极有可能的。
美国并非造不出NK – 32发动机
网上流传美国造不出与NK – 32一样的发动机,实际上并非是美国没有这个技术能力,关键在于美国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NK – 32发动机是专门为270吨级的图 – 160轰炸机设计的,这种体量的轰炸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美国目前最大的轰炸机是B – 1B,其最大起飞重量为216吨,与图 – 160相差约50吨。所以,NK – 32发动机对于美国来说并没有实际的用途,美国自然也就不会花费精力去研发这种大规模的航空发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大家都知道,中国战斗机和苏俄战机曾经都存在“心脏病”的问题,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方面口碑不佳。而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其使用寿命一度是苏俄发动机的好几倍。因此,说俄罗斯能造出NK – 32发动机而美国却造不出来,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
NK – 32发动机并非想象中那么先进
实际上,NK – 32发动机虽然是俄罗斯的王牌武器,但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它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先进性。这款发动机是上世纪80到90年代苏联的产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些修修补补,并没有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
在衡量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推重比方面,NK – 32发动机的表现并不出色。如今的航空发动机更注重提升战机的使用年限和信息化程度,这些因素往往会对推重比产生影响。NK – 32发动机作为一款40年前的产品,其使用寿命较短,信息化水平也较低。按常理来说,它的推重比应该较高,但实际上,其俄标干重推重比仅为7.35左右,加上所有附件、润滑油和冷却液后的湿重推重比更是只有5.8左右。
与之相比,美国B – 1B轰炸机使用的F101型发动机,干重推重比达到了7.7左右,湿重推重比也有6.35左右。从推重比以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综合对比,NK – 32发动机明显不如美国的F101型航发。
由此可见,NK – 32发动机虽然推力强劲,但实际技术水平并不高,它的强大主要是依靠“堆材料”和庞大的体积实现的,获得“全球最大推力的军用航发”称号也正是基于此。如果将其体积缩小到与美国F101发动机相近的水平,其性能指标也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当然,NK – 32发动机作为一款体积庞大的巨型航空发动机,如果中国能够掌握相关技术,确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过,这种借鉴也仅仅是参考价值而已。中国如果要研发类似的大型发动机,获取NK – 32发动机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作为对照,从而缩短研发时间。实际上,NK – 32发动机对于中国的航发技术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本文深入分析了俄罗斯图 – 160轰炸机的NK – 32发动机相关问题,包括网络上关于其售卖和制造的说法、中国对其的需求情况以及该发动机的实际技术水平。得出中国具备自研大型航发能力且对NK – 32需求不大,同时该发动机并非如想象中先进的结论。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