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三星掌门人李在镕的中国之行展开,深入分析了三星目前面临的困境,回顾了三星在中国市场从辉煌到衰落的历程,揭示了中国企业崛起对三星造成的巨大冲击,并探讨了三星未来的发展走向。
近期,三星电子掌门人李在镕先参观了小米,又现身比亚迪。曾经那不可一世,甚至“主动放弃”中国市场的三星电子,如今终究还是卷土重来。或许直到现在,李在镕才彻底看清,如果中国早早拿出如今这般实力强劲的“王炸”企业,三星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生死存亡”的艰难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三星依旧占据着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二的位置。然而,李在镕却对三星的现状忧心忡忡。那么,此次中国之行,他究竟想从中国捞到哪些好处呢?
要弄清楚李在镕担忧的原因,我们不妨来看看三星在2024年的业务报告。报告显示,三星多个核心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均出现了下滑的态势。其中,电视业务下滑了1.8%,智能手机业务下滑了1.4%,DRAM业务下滑了0.7%,数字座舱业务下滑了4%,OLED面板业务下滑幅度最大,达到了20%。
单从这些数据来看,除了OLED面板领域之外,其他业务的市场份额下降幅度似乎并不明显,按常理来说,应该不会对体量庞大的三星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但从李在镕的表态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整体呈现出下行趋势,而对于三星而言,重要的并非当下的市场份额,而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三星并未在该领域一骑绝尘,反而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与国内的竞争压力相比,三星更在意的还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而其中最主要的压力竟然来自中国。
这就不得不提及当初被三星看轻的中国市场。想当年,苹果刚刚面世,掀起了智能手机颠覆传统手机的浪潮。而三星在“干掉”包括诺基亚在内的老牌传统手机厂商的过程中,也出力不小。
由于苹果主打高端市场,而三星则是高中低端通吃,因此在中国智能手机尚未觉醒的时代,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名列前茅。然而,“电池门”事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2016年,三星因为手机电池问题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三星虽然发动了紧急公关,宣布在全球召回销售的250万台可能存在问题的手机,但却唯独将中国市场排除在外。
后来,在被约谈之后,三星才勉为其难地宣布在中国召回1858台手机。但这种明显的双标嘴脸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国内消费者的眼睛,最终导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一蹶不振。
国内手机厂商眼看三星这个行业巨头因为自身的无知白白送出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纷纷发力进行手机研发。最终,将三星手机逼到了近乎退出中国市场的程度。与其说是被迫退出,不如说是三星“主动放弃”。毕竟,如果当年三星能够平等对待中国消费者,那么三星手机或许依然会是很多人的首选。
即便如此,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中依然霸榜多年,直到近两年才被苹果斩落马下。这倒不是说苹果有多么了不起,更多的还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手机厂商的“围追堵截”。
三星虽然十分看重手机市场,但由于其业务涉及广泛,即使在手机市场受挫,也不足以对其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毕竟,三星的芯片、存储器、显示面板等业务同样能够撑起三星的门面。
然而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厂商的不断发力,无论是芯片、存储器还是显示面板领域,都在逐步压榨三星的市场份额。更不用说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所以说,李在镕现在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或许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这些尖端企业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
其实,这还需要感谢美国。当初,美国看到中国尖端科技发展势不可挡,便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地缘政治封锁,卡脖子的政策一个接着一个。或许是过于相信美国的封锁能力,韩国对那些还在萌芽阶段的中国企业并没有过多关注。结果没想到,我们撸起袖子埋头苦干,硬是在夹缝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三星之前简单地认为,不过是丢掉了中国手机的整机市场。却没想到,最终在芯片、存储、显示面板等市场通通遇冷,市场份额一降再降,这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一个好的苗头。
这样的困境其实苹果也在面临。毕竟在手机整机领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厂商囊括了高中低市场;存储领域有长江存储、长鑫存储;芯片领域有华为百分百自研的麒麟;显示面板领域有京东方、维信诺。
以前都说三星将最好的面板留给了自己和苹果,把“边角料”给了中国厂商。如今,我们不再需要这些“边角料”,三星终究还是慌了。
单纯一个领域的竞争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这些领域串联起来,组建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而中国却在西方国家的打压下,硬是完成了这样的壮举,怎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当年三星和苹果一起围追堵截诺基亚的时候,估计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面临同样的境遇。只是等到反应过来,才后知后觉已经有点晚了。
而且一直以来,韩国网友对三星家族式经营模式都感到不满,希望三星早日“换帅”,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
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不理解,李在镕明白当下的三星正处在非常重要的节点。这次他来中国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顺带探访了小米和比亚迪的造车工厂,看来是想换个赛道,重新加深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只能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中国企业早已不需要接受任何不平等的对待,对于任何的打压和双标我们都有拒绝的底气。那么,你觉得三星在中国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本文深入剖析了三星目前面临的困境,其多个核心业务市场份额下滑,尤其在中国市场,因“电池门”双标事件失去消费者信任,又遭遇中国企业崛起带来的激烈竞争。李在镕此次访华,试图寻找合作机会以扭转局面,但中国企业已今非昔比,三星想要翻身面临巨大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