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商标注册遇冷,食品宣传规范迫在眉睫 “千禾0”风波:“零添加”食品真相几何?

本文聚焦食品“零添加”问题,详细介绍了国家相关标准的出台,剖析了消费者和商家对“零添加”的不同理解,以“千禾0”酱油检测事件为例揭示市场乱象,还提及“零添加”商标注册情况,并为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了建议。

在3月27日,国家卫健委携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9项标准修改单。在这些规定中,明确禁止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这是因为“不添加”其实只是对生产过程的一种描述,它和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实际含量并非完全等同。

举个例子来说,在市场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果汁饮料,其标签上会标注“不添加蔗糖”。然而,果汁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并不意味着产品中就不含有糖,这样的宣传很容易误导公众。还有一些声称“不添加甜味剂”的含糖饮料,实际上可能含有其他的食品添加剂,这就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正确认知。

消费者和商家对“零添加”的理解可能不一样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零添加”呢?多位消费者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零添加”就是商品除了必要的原料之外,不会添加任何其他东西,像防腐剂、甜味剂等。在消费者看来,“零添加”的食品肯定更加健康,所以会更愿意购买这类产品。

但部分商家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我国对于“零添加”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来明确界定其内涵和外延。于是,一些企业就钻了这个漏洞,对“零添加”进行自主定义。在这种情况下,货架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零添加”商品,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他们买到与自己期望不符的产品。

就拿线下超市来说,有许多品牌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是“零添加”。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只是有选择地添加某种或某些食品添加剂。以酱油产品为例,有的品牌标注:0%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有的则标注:0%添加味精,0添加蔗糖。在酸奶产品中,有的品牌标注:零添加蔗糖;有的则标注:0蔗糖、0阿斯巴甜、0安赛蜜、0日落黄、0柠檬黄等等。

日前,“千禾0”和零添加是否有关备受关注

日前,有一个与“零添加”一词相关的知名品牌备受争议。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杂志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测试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有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标有“千禾0”商标的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检测出镉含量为0.0110mg/kg。

这一检测结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议论。有网友认为,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既然宣称是零添加的酱油,就不应该检测出镉;也有网友指出,千禾这款酱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零添加酱油,只是打着“千禾0”的商标,让消费者误以为它是零添加产品。

3月24日,千禾味业董事会发布澄清公告称,抽检的所有产品均未检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三氯蔗糖、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0”系列产品仅使用食品原料,绝对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零添加”商标注册遇冷,食品宣传规范迫在眉睫 “千禾0”风波:“零添加”食品真相几何?

通过在天眼查搜索可以发现,确实存在“千禾0”这样一个商标,它是由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21日成功注册的,商标终止期为2031年2月20日。该商标的字样格式,与上述千禾酱油瓶身的“千禾0”字样相同。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认为,该公司注册“千禾0”这个商标本身并不违法,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它同时宣传“零添加”产品,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其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从而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这样做可以避免消费者盲目关注这些宣传用语,而忽略了产品的真实属性,进而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多家公司注册零添加、0添加商标被驳回

企查查APP显示,此前曾有多家公司申请注册“0添加”“零添加”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贮藏、食品、方便食品等。不过,目前这些商标大多被驳回,处于无效状态。

“零添加”商标注册遇冷,食品宣传规范迫在眉睫 “千禾0”风波:“零添加”食品真相几何?

“零添加”商标注册遇冷,食品宣传规范迫在眉睫 “千禾0”风波:“零添加”食品真相几何?

“零添加”商标注册遇冷,食品宣传规范迫在眉睫 “千禾0”风波:“零添加”食品真相几何?

选择商品时,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是关键

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要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正确阅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信息才是关键。

通过配料表,消费者可以清楚地了解食品中每一种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真实使用情况。而通过营养标签,消费者则可以充分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不同的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特点使用含量声称,比如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低脂、低钠、低糖或无糖等,并且相应的声称都有严格的标准规定。食品中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会在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明确标示出来。所以,对于关注“糖”的消费者来说,阅读营养成分表中的糖含量才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

本文围绕食品“零添加”问题展开,介绍了国家禁止“零添加”等用语宣传食品配料的新规,分析了消费者和商家对“零添加”理解的差异,以“千禾0”酱油检测事件为例揭示市场乱象,提及“零添加”商标注册情况,最后提醒消费者选品要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742.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