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浙江海事局建造的海事系统首制60米级高速巡逻船“海巡0736”轮在广西梧州顺利下水的相关情况,包括其特点、建造过程、后续工作安排以及未来的使命等。
2025年3月28日,广西梧州的天空中,云层低垂。就在广西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场意义非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下水仪式正在热烈举行。由浙江海事局精心建造的海事系统首制60米级高速巡逻船——“海巡0736”轮,在滚轮滑动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中,缓缓且平稳地滑入了桂江之中,顺利完成了下水这一重要环节。
舟山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一级主办董涌潮,目光紧紧地盯着顺利下水的“海巡0736”轮,他的眼神中满是激动和喜悦。他忍不住感慨道:“这感觉就好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迈入了人生下一个重要阶段一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说着,他还为“海巡0736”轮的这一阶段性成长热烈鼓掌庆祝,并且坚定地表示,“我们会一直继续陪伴它接下来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直到它正式启程返回浙江。”
“海巡0736”轮 记者拍摄
对于“海巡0736”轮,董涌潮直言:“在海上搜救、执法、维权这些任务中,很多时候都是速度越快越有优势,而‘海巡0736’轮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快’,可以说是比它快的没它长,比它长的没它快。”
浙江海事局基建装备处处长骆宁也对“海巡0736”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在当前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倍增计划等重大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海巡0736’轮能够很好地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并且承担起国际公约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一艘船从最初的一张薄薄的图纸,到如今顺利完成阶段性的下水,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个建造环节的严格把控。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广州分公司监理工程师聂海泉介绍说:“我们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进行操作,对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监控。”目前,“海巡0736”轮的拍片合格率相较于普通新造船高出了近5个百分点。
回顾建造过程,夏明铭坦言,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机舱空间狭小,这使得设备布置和施工的难度极高。不过,通过优化设计、创新工艺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这些难题都被顺利解决了。他还介绍说:“这艘船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其机电设备接口多、关联性强、系统集成度高,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机舱的智能化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董涌潮告诉记者,“海巡0736”轮建成之后,将成为海事系统同级别船中航速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船。他满怀期待地说:“我非常期待它能够高速行驶在浙江乃至长三角海域执行海上任务,特别想看它劈开浪花,破浪前行的样子。”
“海巡0736”轮 记者拍摄
夏明铭表示,“海巡0736”轮正式下水后,将进入码头系泊试验和舾装阶段,后续要开展的工作包括主机调试、喷泵联调、信息化设备联调等。同时,舱室装修和油漆美化等收尾工程也会同步进行。他预计,“海巡0736”轮将在6月下旬完成全部建造任务,并航行至浙江舟山交付使用。
届时,“海巡0736”轮将劈波斩浪,跨越1200公里的距离奔赴浙江,然后在浙江乃至长三角海域尽情驰骋,为“海洋强国”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本文围绕“海巡0736”轮的下水展开,介绍了其下水的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阐述了该船“快”的特点和在维护海洋主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讲述了建造过程中的挑战与技术亮点,还说明了后续的工作安排以及未来将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海巡0736”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对浙江乃至国家的海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