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粤西化州市,讲述了化州供电局以“电力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通过电网升级、服务创新、绿色转型三大举措,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农户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升级,并展望了未来深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规划。
在美丽的粤西化州市,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瞧,那一片片沉香林宛如绿色的海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筐筐化橘红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弥漫在空气中;现代化养殖场里,罗非鱼欢快地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繁荣景象背后,稳定可靠的电力无疑是坚实的后盾。
近年来,化州供电局紧紧围绕“电力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主线,通过实施电网升级、服务创新、绿色转型三大关键举措,为当地特色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有力地推动了农户增收、企业增效以及产业升级,生动地书写了“电助农兴”的精彩篇章。
电网升级,破解产业用电“卡脖子”难题
化州市的特色产业大多分布在乡镇地区。随着规模化种养殖以及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兴起,原有的电网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生产用电需求,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化州供电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对电网进行全面改造。一方面,进行精准投资。近三年来,累计投入高达6亿元的巨额资金,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长达396公里,新增配变容量达到29万千伏安。重点保障了化橘红产业园、罗非鱼养殖基地、沉香加工区等核心区域的用电需求,为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另一方面,推行智慧运维。应用先进的无人机巡检、智能电表监测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电网的运维效率,实现了故障响应时间的大幅度缩短。这样一来,即使在雨季,养殖增氧、烘干设备也能24小时不间断运行,确保了产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服务创新,打造“电管家”全链条护航模式
针对农业企业用电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化州供电局精心推出了“电管家”服务品牌,并构建了从报装到生产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在报装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对涉农企业实行“一证受理”,大大简化了报装流程,平均接电时间压缩了30%,让企业能够更快地用上电,投入生产。
在关键生产节点,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组建了7支党员服务队,在化橘红采收季、罗非鱼投苗期等重要时期驻点值守,随时为企业解决用电问题,确保生产无忧。
绿色转型,激活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动能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化州供电局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清洁能源替代方面,在23个乡镇大力推广农业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到29000万千瓦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在电气化升级方面,协助养殖企业将燃煤供热改为电烘干,推广电动增氧机、智能温控设备等,减少碳排放30%,有效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发展。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支持化橘红深加工企业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带动电商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5%,进一步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化州供电局党委书记黄勇表示:“电力是乡村振兴的先行官。”下一步,化州供电局将深化“数字电网 智慧农业”融合,规划建设乡村微电网示范项目,探索“绿电溯源”认证体系,助力化州橘红、沉香等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品牌价值,为共同富裕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如今,在化州的广袤大地上,一条条银线如同灵动的丝带穿梭在阡陌之间,一度度绿电仿佛明亮的希望之光,照亮了乡村发展的前行道路。化州供电局正凭借创新之力,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本文围绕化州供电局“电力赋能乡村振兴”展开,介绍了其通过电网升级解决产业用电难题、服务创新打造全链条护航模式、绿色转型激活可持续发展动能等举措,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最后展望未来规划,展现了化州供电局以电力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成效和美好愿景。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