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演唱会伴手礼变了味:情感互动还是商业牟利?

本文聚焦于演唱会伴手礼这一现象,通过采访多位参加不同歌手演唱会的观众,揭示了伴手礼在发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部分观众拿不到伴手礼、有人偷拿伴手礼用于售卖等,同时邀请律师对伴手礼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解读。

在当今的演唱会文化中,伴手礼已经从早期简单的即兴互动物品,如荧光棒、小卡等,演变成歌手为歌迷精心准备的实用好物,像墨镜、毛毯、零食、风扇等。这一转变让伴手礼成为了演唱会精心设计的独特体验环节。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不少没有在自己座位上拿到伴手礼的观众,内心充满了失落。

当演唱会伴手礼变了味:情感互动还是商业牟利?

图源:社交媒体

3月26日,东方网·纵相新闻对多位参加不同歌手演唱会的观众进行了采访。观众们普遍认为,伴手礼并非演唱会的标配,而是歌手与歌迷之间的一份情感互动。一位观众说道:“这些物品虽然经济价值不大,但却能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情绪价值。”上海中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李威杰律师则指出,伴手礼是否作为演唱会售票宣传承诺,决定了它是否包含在门票价值内。

歌迷提前4小时排队入场“保卫”伴手礼

3月22日,歌迷小郑参加了歌手汪苏泷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办的2025巡回演唱会。尽管演唱会6点半才开始,但小郑提前4个小时就赶到现场排队等候检票。她解释说:“之前几场演唱会结束后,就有观众反映没拿到伴手礼,所以我想早点来‘保卫’我的伴手礼。那天北京气温将近30度,我就站在大太阳下晒着。”

小郑回忆,当时看台上只有寥寥几位观众,一眼望去,座位上摆满了伴手礼。现场检票处有2位志愿者和2名保安,看台下方也有2名保安。然而,由于看台呈阶梯状上升,工作人员存在视野盲区,无法完整看到所有动态。

之后,小郑目睹了令人不愉快的一幕:一位观众发现自己座位上没有伴手礼,便拿走了别人的。当那位后到的观众发现座位上没有伴手礼时,心情十分低落。小郑将自己的所见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凑巧被当事人看到,最终成功帮其要回了伴手礼。

当演唱会伴手礼变了味:情感互动还是商业牟利?

图源:受访者

小郑感慨地说:“自己的伴手礼丢了就拿别人的,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做,伴手礼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她还发现,网上甚至有人在演唱会开场前就发布售卖伴手礼的信息。记者调查发现,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不少用户发布了售卖演唱会伴手礼的信息,标价从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有的用户称自己只是普通观众,并非歌迷,所以转卖伴手礼;还有的用户出售多件伴手礼。

当演唱会伴手礼变了味:情感互动还是商业牟利?

图说:闲鱼平台用户出售的演唱会卡伴手礼。

歌迷小文回忆起自己参加的首场演唱会——“2024周深9.29Hz巡回演唱会武汉站”。演唱会当天晚上7点半开始,小文6点多入场,却发现自己座位上没有伴手礼,而且这一排大部分座位都是空的。她立刻找到了志愿者和保安,然而他们都表示此事不归他们管,建议小文找主办方。小文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现场谁是主办方,后来就不了了之,心情特别郁闷。”

小文还提到,武汉场演唱会结束后,网上有不少人反映没拿到伴手礼。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后来参加的6场周深演唱会,虽然也遇到座位上没有伴手礼的情况,但找志愿者后都顺利拿到了备份礼物。

律师:伴手礼若作为售票宣传承诺则属于门票价值内

小文介绍,演唱会伴手礼主要是与歌手、粉丝有关的周边物品,比如夏天场会有冰凉贴,冬天场会有暖宝宝,还有一些摆件、文创用品等。这些东西经济价值不大,但却是歌手的一片心意,对歌迷来说意义非凡。

当演唱会伴手礼变了味:情感互动还是商业牟利?

图说:周深演唱会伴手礼。 图源:受访者

李威杰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合同编,若演唱会主办方在售票时明确将伴手礼作为宣传承诺,如标注“购票即赠伴手礼”等表述,那么伴手礼就属于门票合同的一部分;若未明确约定,则属于单方赠与行为。“若伴手礼已放置于观众座位,即表示主办方已完成交付,其所有权归属对应座位的观众。”李威杰补充道。

小文和小郑告诉纵相新闻,在演唱会开场前,歌手或主办方通常不会告知是否有伴手礼。不过,像巡回演唱会或者连续举办的场次,只要第一场有伴手礼,后面的场次大概率也会有。纵相新闻查询发现,多位歌手的演唱会海报与宣传资料上确实未提到“伴手礼”,有的则是在售票后才公布伴手礼内容。例如,歌手汪苏泷的北京站巡回演唱会于3月7日正式开票,3月21日至23日连演三场。3月13日,汪苏泷工作室才公布了伴手礼内容,此时演唱会门票已售罄。

当演唱会伴手礼变了味:情感互动还是商业牟利?

图源:汪苏泷Studio微博账号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文化娱乐体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律师丁涛认为,伴手礼既然叫“礼”,应当视为一种礼品与赠与。“由于伴手礼经济价值并不高,因此我认为不能计入演唱会门票价值内。”丁涛还指出,由于伴手礼价值较低,偶发性的盗窃通常很难构成《刑法》第264条的盗窃罪,但可能面临治安处罚,如拘留或罚款。若存在多次盗窃、有预谋组织性偷拿后并集中销售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等情况,则可能升级为刑事犯罪。

本文围绕演唱会伴手礼这一现象展开,通过观众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伴手礼发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部分观众拿不到伴手礼、有人偷拿伴手礼售卖等。同时,律师对伴手礼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解读,明确了伴手礼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质以及盗窃伴手礼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这提醒主办方应规范伴手礼的宣传和发放,观众也应遵守规则,共同维护演唱会的良好氛围。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338.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