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局联合主办的“绿色机关,循环同行”废旧物资回收捐赠暨循环利用宣传活动在全市三级机关同步启动,介绍了活动的模式、现场情况、长效机制以及活动的意义和当天的回收成果。
在当今社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党政机关在其中更是肩负着示范引领的重要责任。为了深入践行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带头作用,3月2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南京市全面展开。由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局联合主办的“绿色机关,循环同行”废旧物资回收捐赠暨循环利用宣传活动,在全市三级机关同步启动。
本次活动采用了“省 – 市 – 区三级联动”的创新模式,其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了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具体而言,省级机关计划设置1 – 2个回收捐赠点,市级机关则将回收捐赠点设于市级机关大院、新城大厦,而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五区各设立一个区级回收捐赠点。这种布局形成了全域辐射效应,确保活动能够广泛影响到各个层面的党政机关。
活动现场的布置十分贴心且实用,分别设置了宣传区、咨询区和废旧物资捐赠区。在宣传区和咨询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热情,他们耐心地为每一位到场参观和咨询的人员解答各类业务问题,让大家对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闲置物资回收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认真负责地清点各单位捐赠的衣物、读本、玩具等物品,并且向每一位捐赠者赠送感谢信,以表达对他们善举的敬意和感谢。现场捐赠的物资后续会由捐赠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分拣、严格的消毒和精心的整理,然后提供给本市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困难环卫工人等有需要的人群,甚至还会对外援助贫困和受灾地区,真正做到了让闲置物资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不仅仅着眼于短期的回收成效,更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一方面,通过政企合作实现精准回收。活动引入了凯燕、环务等专业回收企业,这些企业在现场提供电器报废预约服务,并且公示了自身的资质文件与处理流程,让捐赠者能够放心地将电器类废旧物资交予处理。另一方面,实现了数据追溯全程可查。捐赠者可以通过公示渠道查询捐赠物资的去向,例如衣物经过分拣后会定向捐赠至山区,读物则由公益机构配送至相关困难青少年手中。此外,长效机制还落地到了机关层面。在南京慈衣便民服务中心打造的“公益+环保+社区服务”模式基础上,在市级机关推行可回收物长效预约回收制度,鼓励干部职工持续参与资源循环利用,形成长期稳定的回收模式。
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生活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回收实践,更是生态文明和博爱奉献理念的广泛传播。活动通过短视频、政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进一步规范了非涉密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办公家具、报废机动车的集中回收处置流程。同时,大力推广可循环利用的办公用品,积极推行电子化办公和双面打印等环保办公方式,让循环发展观念变得可见、可感、可参与。以机关的先行示范作用带动全民行动,共同为“无废城市”的建设书写绿色答卷。
据工作人员统计,在活动当天,共收到闲置衣物3982件,青少年读本3588件,玩具520件。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本文介绍了3月28日南京全市三级机关同步启动“绿色机关,循环同行”废旧物资回收捐赠暨循环利用宣传活动,该活动采用三级联动模式,现场设置多区域处理废旧物资,注重建立常态化机制,包括政企合作、数据追溯和长效预约回收等。活动旨在传播生态文明和博爱奉献理念,带动全民参与资源循环,当天取得了可观的回收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