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67万骗局:闺蜜的伪装与背叛 闺蜜冒用他人身份骗闺蜜67万,网恋骗局需警惕!

孙女士在闺蜜温某的介绍下与“高某”建立恋爱关系,却在三年多时间里被温某冒用“高某”身份骗取67万余元,法院判决温某构成诈骗罪,二审维持原判,同时法官提醒线上交友存在风险,要警惕婚恋诈骗。

在一场庭审之中,孙女士缓缓回忆起与温某相识的过往。那是在2017年,缘分让孙女士和温某走到了一起,二人不仅合租了房子,还在同一个舞蹈培训班里共事,相处的时光让她们的关系愈发熟络。

到了2018年,温某拿出三张照片给孙女士看。其中一个名叫高某的男生瞬间吸引了孙女士的目光,照片里的高某阳光帅气,仿佛从漫画中走出来的男主角。温某在一旁介绍说高某在机场工作,这让孙女士觉得高某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男友的形象。在温某的促成下,高某的微信被推送给了孙女士。很快,两人便确立了恋爱关系。

然而,这段看似甜蜜的恋爱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骗局。从2018年11月一直到2022年2月,温某竟然冒用“高某”的身份,多次与孙女士取得联系。她编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揪心的谎言,一会儿说高某出了车祸,需要钱治疗;一会儿又说高某压到了工人,要进行赔偿;甚至还以做生意、偿还欠款等各种理由,不断从孙女士那里骗取钱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孙女士竟然从未与高某见过面,仅仅收到过高某的两条语音,两人一直都是通过微信文字进行沟通。最终,孙女士被骗取的钱款累计达到了67万余元。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温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的钱财,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她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必须依法予以惩处。法院责令被告人温某退赔被害人孙女士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于在案扣押的物品,也将依法一并进行处理。法院是根据被告人温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才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之后,被告人温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但二审法院经过审理,维持了一审判决。目前,该判决已经正式生效。

法条链接

网恋67万骗局:闺蜜的伪装与背叛 闺蜜冒用他人身份骗闺蜜67万,网恋骗局需警惕!

法官释法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张元元对此案进行了解释。在本案中,被告人温某冒用他人微信,以被害人孙女士男友的身份与孙女士进行长期的微信沟通。而孙女士与她所谓的“男友”自始至终都没有见过面。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告人温某同时还是被害人孙女士的闺蜜,她利用这两个特殊的身份从中周旋,逐渐获得了孙女士的信任,进而以各种理由骗取孙女士的钱款。法院认定,被告人温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因此依法对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青年群体重要的交友途径之一。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流虚拟化等特点,“线上社交”不可避免地伴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特别是以“恋爱”为名的线上交往,本身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很容易让双方建立起情感链接和信任关系,这就使得它往往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工具。

在此,法官特别提示大家,网上交友一定要谨慎,要时刻警惕各类婚恋诈骗陷阱。大家要提高风险意识,千万不要轻易向对方透露银行卡、身份证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同时,要注意保存交友聊天记录及资金往来凭证,以此来维护自身的财产安全。

孙女士经闺蜜温某介绍与“高某”恋爱,却被温某冒用“高某”身份骗走67万余元,法院判决温某构成诈骗罪且二审维持原判。法官提醒线上交友尤其是网恋存在风险,大家要警惕婚恋诈骗,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52.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