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两江新区博雅湖霞小学乐创数学工作室,深入介绍了工作室的育人理念、负责人张庆对数学教学的见解,以及工作室在课程生活化、应对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举措,还阐述了工作室与学校双向赋能的情况。
“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对数学满怀热爱,对教育充满赤诚。大家常常聚在一起,热烈地探讨教学方式,在真诚的对话、深入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两江新区博雅湖霞小学乐创数学工作室,始终坚守着独特而深刻的育人理念。那就是“以情融教启学生思维,激学生学习内驱之力,育乐学善学之才;以点致广增学生应用,促学生开拓求新之能,育广博创新之才”。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张庆老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就像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在数学教学这片广袤的天地里,勤勤恳恳地劳作。他与工作室的老师们一同思考、共同研究,携手并肩,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致力于培育出五彩斑斓的博雅少年。
两江新区博雅湖霞小学数学学科负责人、乐创数学工作室主持人张庆
上游教育:能请您介绍一下乐创数学工作室的具体情况吗?
张庆:乐创数学工作室是由一群热爱教学、脚踏实地的伙伴们共同打造的教育圣地。每一位成员都将对教育的热爱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用智慧和汗水精心呵护着学生们的数学梦想。工作室以“玩中学 学中博 美生情 情生雅”的博雅特色课堂为指引,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倡导合作与共享的教育生态环境。
上游教育:在您看来,一名数学教师要胜任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呢?您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
张庆:要胜任数学教学工作,仅仅拥有静态的资格证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把根深深地扎在数学本质的肥沃土壤中,将枝桠努力地伸向儿童认知的广阔天空,用岁月的年轮去倾听孩子每一次思维拔节的清脆声音。
具体来说,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成为“儿童数学认知的导航仪”。一方面,要精准地把握各学段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熟悉不同海域的航行规则;另一方面,要能够预判孩子常见的认知误区,提前为他们避开暗礁。
其次,要成为“数学本质的烹饪师”。在看似千变万化的数学知识中,带领孩子追本溯源,找到知识的根源,扎根本质后再向上生长,让孩子们品尝到数学的原汁原味。
再者,要成为“思维生长的园丁”。以“问题链”为工具,帮助孩子合理地进行知识迁移,引导他们从“忆旧知”顺利过渡到“化新知”,再勇敢地“探未知”,一起搭建起承上启下、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
然后,要成为“多维评价的策展人”。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眼光,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学习数学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提升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素养体现在纸笔演算、活动实践、合作共享等多元评价中。
最后,要成为“终生进化的探路者”。教师要有嫁接多领域智慧的能力,例如在二年级开展语数畅谈“古今之商”,让孩子们感受语文与数学的奇妙融合;三年级进行职业体验“校园深‘度’游”,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六年级开展“艺术之‘数’谈音律中的数学”,展现数学与艺术的跨界之美,这正是对老师跨界融合力的考验。
好的数学老师绝不是一个只会解题的机器,而是一位充满魅力的魔法师。他们用生活的素材点燃枯燥的公式,用欢快的笑声融化孩子们对数学的恐惧,让那些跳动的数字在孩子心里长出灵动的翅膀。
上游教育:为了让课程生活化、教育生活化、数学浪漫化,乐创数学工作室具体采取了哪些做法呢?
张庆:我们积极学习大家名师的优秀案例,从中汲取灵感。带着孩子们实践张宏伟老师的《舌尖上的数学》,让他们在美食中探索分数的奥秘;受益于张齐华老师的《社会化数学》,开展“菜市场经济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被华应龙老师的《国数课》所感动,和孩子们一起变身侦探家,追溯数学的古往今来;认真研读吴正宪老师的《给小学数学老师的一些建议》,努力做一个有心、有爱、有智慧的老师。
我们不仅学习,还注重实践与创新。一方面,工作室创造开发了数学故事教学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突破学习难点、促进学习探究、巩固学习理解、帮助学习记忆。在一、二年级,我们设计开发了“害羞的进位1”、减法中“0的变身术”、加减关系中的“和平大使”与“杀手减”等40多节经典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我们自主研发了80余节以“学习+练习+游戏”方式呈现的大单元知识盘点微课,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孩子们常常兴奋地说:“每一堂数学课都像是大家伙儿的一次浪漫旅行。”
上游教育:当前,DeepSeek火爆出圈,您认为科技创新发展,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有何启示呢?
张庆:科技对于教育而言,就如同圆规对于几何。它拓展了教育的半径,为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教育的圆心始终是“人的发展”。科技创新为教育打开了全新的大门,老师们不断学习智慧技术,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黑板公式”转变为“场景共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然而,技术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我们要引导学生让思维过程变得可触摸、可互动,让孩子们体验到“探索未知”的惊喜,这才是教育创新的真正方向。
上游教育:博雅小学与乐创数学工作室是如何实现双向赋能的呢?
张庆:在人才共育方面,学校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工作室成员能够进行专项学习和教研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去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工作室因此成为了学校教师发展的“特种兵训练营”。工作室结合博雅育人特色,打造博雅范式课堂,并以考核的形式督促成员快速成长与发展。反过来,学校也成为了工作室教育创新的“现实检验场”,通过论坛、讲座、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形式,检验成员们的发展情况,最终构建出基础教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新型范式。
在文化共生方面,我们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愿景,这使得工作室在学校中不断成长壮大。学校以“开启五彩博雅人生”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大爱之心、博学之才、强健之身、创新之能、优雅之品的五彩博雅少年。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尊重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空间。
本文围绕两江新区博雅湖霞小学乐创数学工作室展开,介绍了其育人理念、教师所需能力、课程生活化举措、应对科技创新的思考以及与学校的双向赋能情况。乐创数学工作室在张庆老师的带领下,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构建基础教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新型范式。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