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康生命2024年财报亮眼,AI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盈康生命2024年持续盈利,肿瘤医疗与AI赋能前景可期

本文聚焦盈康生命2024年年度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在该年度实现连续盈利的情况,深入分析了肿瘤医疗与AI赋能对其业务增长的驱动作用,同时探讨了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对公司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及了公司面临的商誉减值风险。

时间来到2023年,盈康生命(SZ300143,股价10.56元,市值79.4亿元)成功扭转亏损局面。而在2024年,这家公司更是乘胜追击,实现了连续盈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3月28日,盈康生命正式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从报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司在这一年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6.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1.1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4.92%。由于整体盈利状况较2023年同期有了显著增加,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50%。

肿瘤医疗与AI赋能驱动增长

聚焦主营业务,盈康生命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公司致力于打造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为患者提供以肿瘤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关键场景、关键设备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工作。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此次年报中,盈康生命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医疗AI”的落地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据盈康生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公司早在2021年就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布局“医疗AI”。这一举措为公司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先发优势,使其在业内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经验。盈康生命也是业内率先实现集团化AI部署的企业。

年报进一步显示,截至目前,盈康生命已基本构建起了AI医疗三层布局。第一层是盈康大脑(IncGPT) 算力 数据湖,这就像是整个AI医疗体系的“智慧中枢”,为后续的业务开展提供强大的计算和数据支持;第二层是能力组件,它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括辅助诊疗、用药指导、症状自查、报告解读、知识检索等在内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文本理解、多模态能力、医学OCR在内的技术能力;第三层是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智能交互引擎,它能够实现患者与医疗系统在整个就医流程中的高效互动。

从各业务板块的表现来看,盈康生命在2024年继续深耕肿瘤医疗服务领域。肿瘤特色学科收入同比增长了17%,收入占比达到了31.9%。公司旗下的四川友谊医院和苏州广慈医院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实现收入5.79亿元和5.24亿元。不仅如此,公司通过引入AI技术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在院前、院中、院后健康管理的全覆盖,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疗器械板块同样表现出色,全年实现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了14.05%。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一代CT高压注射器等高端设备已经成功上市,数字乳腺机、伽马刀等产品也在加速研发落地。此外,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南美市场从0到1(哥伦比亚)再到N(阿根廷等16国)的跨越。报告期内,南美洲地区客户量增长了75%,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了22%。

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除了自身业务的发展,从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盈康生命所处的赛道有着较大的发展预期。2024年,国家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医疗设备更新和器械市场扩容。国务院发布了多项政策,鼓励高端设备国产化和创新器械发展。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进一步释放了医疗需求。

盈康生命在年报中提到,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并且老年群体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银发经济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祖铨此前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处在加快发展阶段,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为6%。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同期GDP比重约为1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民营肿瘤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公立肿瘤医院。预计民营肿瘤医院2025年收入有望达1067亿元,肿瘤医疗服务市场总体将增至7003亿元。由于公立医院产能扩张有限,且目前床位负荷饱满,民营医院将成为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有力补充。

然而,尽管盈康生命在2024年业绩增长显著,但商誉减值风险仍需引起关注。截至2024年末,盈康生命商誉余额达6.93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9.28%,但占总资产的比例仍达19.6%。在风险提示中,盈康生命表示,公司收购新业务/公司可能会产生商誉减值。不过,公司也将针对可能产生的或有风险,提出积极预案,降低对公司经营业务的整体影响。

总体而言,盈康生命在2024年实现连续盈利,得益于肿瘤医疗与AI赋能的驱动,以及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轮推动。各业务板块均表现出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公司也面临着商誉减值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以保障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794.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