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口骑楼老街北门广场开放、夜游亮化项目升级以及源博物馆同步开放的相关情况,阐述了龙华区在城市更新和文旅融合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展现了骑楼老街的新风貌和文化魅力。
记者从海口龙华区获悉,近日,海口骑楼老街北门广场拆除围挡,正式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源博物馆也同步揭开神秘面纱,与之一同亮相的还有全面升级的骑楼夜游亮化项目。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的绝佳机会,也为本地居民优化了休闲娱乐的环境。
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以及龙华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他们全力打造海口骑楼老街这一文化新地标,让这条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逐浪启航——北门广场“大气开场”
骑楼北门广场,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海口古城”北门外广场与水巷口小河道入口的往昔岁月。此次改造提升工程中,龙华区以“逐浪启航”的海洋文化作为核心设计理念,精心融入了音乐金属雕刻、滨河古城之河、“骑楼老街”花字标识、景观绿带等多元元素,成功打造出一个既充满历史韵味又兼具现代美感的城市公共空间。
北门广场。(龙华区供图)
其中,“音乐金属雕刻”的设计别具匠心。它从骑楼建筑元素中提炼精华,巧妙融入巴洛克风格,结合窝卷、风洞及中西合璧的图文特色,以抽象的音乐符号生动展现出骑楼老街的文化韵律,为广场赋予了独特的艺术氛围。“滨河古城之河”则聚焦南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和水巷口小河道入口等历史元素,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出海口骑楼老街依水而兴的独特风貌。而“骑楼老街”灯光花字标识则从“海口古城”北门外广场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清晰地展现出北门广场与水巷口之间的文化脉络。
此外,广场的景观绿带也独具特色。这里选取了红花木棉、凤凰木、风铃木、蓝花楹等四季交替绽放的特色植物,通过丰富的色彩层次营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进一步增强了骑楼老街的艺术魅力。改造后的北门广场,不仅延续了骑楼建筑的独特风貌,还融入了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成为市民与游客休闲漫步、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改造过程中,龙华区还充分考虑到交通组织的优化。他们合理合并道路两侧的广场空间,拓宽骑楼入口,并重新梳理车行道、公交、出租车、网约车、景区微公交等交通流线,极大地提升了人流集散与交通管理的效率,使骑楼老街的可达性和游览体验得到了全面提升。
夜游升级——激活骑楼“夜活力”
2024年,海口骑楼 – 外滩文化街区成功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了进一步挖掘骑楼老街的文化底蕴,提升“夜经济”品质,龙华区政府依托“一眼百年、一夜南洋、一街灯火”的核心理念,全面推进夜游亮化项目。通过智能光影技术,将建筑艺术、光影特效与街区文化深度融合,让骑楼风貌焕然一新,为游客打造出沉浸式的夜游体验。
夜游亮化项目。(龙华区供图)
此次夜游亮化项目重点打造了多个文化景观节点。其中,依托天后宫投影妈祖形象,充分展现海洋文化、妈祖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了夜游的仪式感。同时,增设演出氛围灯,为各类文旅演艺活动提供高品质的照明支持。周边建筑还同步投影定制内容,提升了街区观演的互动体验,让游客在行走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骑楼夜色的独特韵味。
聚焦自然生态——打造城市中的文化空间
源博物馆位于中山路8号,以“湿地城韵——海口自然和人文千年对话展”为主题,系统地解构了海口的自然生态与文化基因,打造出一个集科普、展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博物馆一层主要聚焦自然生态。通过生态模型与多媒体互动的方式,向游客生动呈现海口湿地生态的独特魅力,详细介绍湿地上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展览特别打造了“海岸奇观”“湿地探幽”“雨林秘境”“云端花园”四大生态展区,结合生态模型、多媒体互动、航拍影像等多种展示方式,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式感受从滨海到热带雨林的生态魅力。
博物馆二层则围绕城市历史人文展开。以文史厅为核心,深入解析海口骑楼建筑的特色,展出南海沉船瓷器、古钱币等珍贵文物,全景式呈现海口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此外,馆内还设有“大铜章展”,通过精湛的雕刻工艺再现历史人文风貌。特别打造的“民国家具厅”,复原了民国时期南洋骑楼的生活场景,展现出独特的中西合璧家居美学。
未来,龙华区政府将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工作。以骑楼老街为重要载体,不断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努力打造市民的“文化客厅”,并向世界展示海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魅力。
博物馆内部。(龙华区供图)
本文围绕海口骑楼老街的改造升级展开,介绍了北门广场的新貌、夜游亮化项目的提升以及源博物馆的特色,展现了龙华区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的成果。未来,龙华区将继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让骑楼老街成为展示海口文化的重要窗口。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