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关村常设展的相关情况,包括展出内容、与2024年相比的“四个新”亮点,全面展现了北京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成果。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位于展示中心的中关村常设展以全新的面貌重装亮相。此次常设展将目光紧紧聚焦于世界科技的前沿领域以及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现场集中展出了来自350多家单位的490多项展品,其中首发首展项目多达130余个。展品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制造、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这一场科技盛宴全面展示了北京市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和2024年的常设展相比,今年的常设展呈现出“四个新”的显著特点。
其一为新主题。今年的常设展首次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作为主题。整个展览从“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板块开启,让观众了解到改革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接着途径“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板块,展示了北京在科技供给、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积极举措。最后以“打造开放创新生态”板块收尾,系统性地呈现了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具体实践。
其二是新技术。此次常设展紧紧瞄准全球科技前沿的最新趋势,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其中包括“国芯国连”超节点算力集群,它为数据处理和计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AI For Science平台,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极高场高温超导磁体,在超导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大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为量子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天工”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现了智能机器人的先进水平;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则在基因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其三是新产业。展览聚焦于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商业航天、氢能储能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展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创新成果。比如手术机器人,它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精准、高效的手术解决方案;远海风电机组与送出装备,推动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可重复使用火箭,降低了航天发射的成本;最新款新能源汽车,展示了汽车行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方面的创新。
其四是新体验。结合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多任务协同领域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常设展通过多种交互场景打造了沉浸式的参展体验。现场有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展现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钢琴演奏,让观众感受到机器人的艺术表现力;咖啡调制,体现了机器人在精细操作方面的能力;智能导览服务,为观众提供了便捷的参观引导;复杂地形高速运动,展示了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关村常设展的情况,包括丰富的展品以及与去年相比的“四个新”亮点,充分展现了北京在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的积极成果和探索,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创新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