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蔚来创始人、CEO李斌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接受采访的内容展开,详细介绍了蔚来在技术开放、芯片与操作系统研发以及换电体系布局等方面的情况和战略思考。
在3月30日,中新经纬消息(龚宸芫报道),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蔚来创始人、CEO李斌于29日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透露:“我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目前已有产业链合作伙伴基于SkyOS的L、M和我们对接。”
图为蔚来创始人、CEO李斌 (主办方供图)
技术面向全行业开放
面对理想汽车3月底宣布开源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这一行业动态,李斌回应称,蔚来在ET9车型上应用的所有前沿技术,都欢迎同业伙伴共同使用。
他坦诚地表示,蔚来是一家极具开放精神的公司。就拿充电网络业务来说,从建设初期就实行全行业开放策略,如今80%的充电订单都来自非蔚来品牌车主。“换电业务在近两年也在积极推进开放合作,目前已经与7家车企达成换电技术合作协议,采用共建站点、蔚来运营的合作模式。”
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蔚来坚定地选择了自主研发路线。3月29日开启交付的ET9,搭载了蔚来的首款自研产品,分别是5nm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和天枢SkyOS操作系统。
据李斌此前介绍,蔚来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的研发投入,足以建成2000余座换电站。公开数据显示,单座换电站建设成本高达百万元级别。
对于这两项战略性投入,李斌详细阐述了其价值:从用户体验方面来看,自主研发的芯片与操作系统构成了车辆的神经中枢与智慧大脑,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与智能化水平;从企业经营角度而言,技术自主能够带来降本增效的空间,对提升今年的毛利率与运营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财报数据显示,蔚来2023年研发投入达到134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为130亿元。
李斌补充道:“从经营上看,蔚来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我们仍然会坚决地进行研发投入。我们需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2025年,蔚来‘5566’车型将搭载9031芯片,这将为毛利率贡献数个百分点的提升。”
从汽车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李斌认为,“有芯有魂”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经过十几年发展交出的阶段性答卷。
换电体系布局的战略反思
充换电网络建设被李斌视为另一项战略级投入。
李斌坦言:“我们在造车上交了不少学费,其中最大的学费就是换电网络布局太晚。如果能在2022年提前建设,我相信对销量增长与用户满意度提升都会产生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我们确实低估了换电站布局对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力。”
在他看来,换电业务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建设的数量越多,用户体验就越好。蔚来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27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布局。
除了能提升用户便利性之外,李斌认为换电还能解决电池“老龄化”问题。他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新增1000万辆新能源车。8 – 10年后,当电池更换出现电池寿命健康问题时该怎么办?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汽车产业应该正视这一课题,并提前规划总体解决方案。”
李斌强调:“换电体系对电池安全与寿命管理具有独特优势。通过集中管理,可以针对每块电池制定个性化充放电策略,在充电速度与电流强度间取得平衡,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确保安全性。”这一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协同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3月18日,宁德时代和蔚来达成了换电合作协议。
李斌透露,双方在服务车型定位上形成了差异化布局,蔚来换电网络聚焦中高端价位车型市场,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体系主攻十几万元车型市场。如果两者采用双网并行的方式,将为车企提供更全面的换电技术选择方案。
李斌总结道:“此次合作不仅涉及资本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技术标准制定、运营网络协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我们希望一起构建一个从电池研发、换电站建设运营、电池资产管理,到后续梯次利用与回收处理的闭环体系。”
蔚来创始人李斌在采访中透露的公司战略信息。蔚来在技术上采取开放态度,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ET9车型前沿技术也欢迎同业使用,同时自主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能提升用户体验与企业经营效益。在换电体系方面,李斌反思布局太晚,蔚来计划推进“换电县县通”,换电可解决电池问题且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构建闭环体系,展现了蔚来在技术和市场布局上的思考与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