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甘肃省在 3 月 30 日启动了“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来自兰州市 16 所学校的师生代表参与其中。此次活动将多学科融合,实现思政教育方式转变,还围绕多个党史主题打造示范线路,众多学生同步开展丰富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传承长征精神。
兰州 3 月 30 日消息,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致敬我们的先辈]“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2025 年甘肃省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随着那激昂的冲锋号声响起,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来自兰州市 16 所学校的 300 余名师生代表,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从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纪念广场出发。他们沿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坚定地踏上了属于新时代的长征路。
看呐,师生代表们正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徒步重走长征路。这一幕,是对先辈精神的致敬,也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此图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都知道,党史教育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此次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堂”教育活动,宛如一场教育领域的创新风暴。它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巧妙地将历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再是以往枯燥乏味的“说教灌输”,而是通过真实的情境,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田。这无疑是开展青少年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次极具意义的尝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兰州市六十一中校长陈继兵深刻地指出,长征精神的核心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符号,它更是一种能够跨越时空的强大精神力量。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每一代人也都肩负着属于自己的使命。对于广大青年人来说,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将思政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进行有效的融合,甘肃省联合宣传、党史、教育等多个部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做了大量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全方位引导青少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成效。
瞧,会宁县师生代表在会师塔前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此图由王文辉摄)
目前,甘肃省还推出了极具特色的“陇人骄子思政课堂”。英雄航天员唐胜杰、全国最美公务员姜莉玲、公安英模田继宗、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青年敦煌文化学者赵晓星等一批先进典型纷纷走进学校,为学生们开展精彩的宣讲活动。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为学生们重塑了价值标杆,让青少年们在榜样的力量中汲取前行的动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围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两当兵变、兰州战役、血战高台、会宁会师”等重要党史主题,精心打造了 5 条省级示范线路。2500 余名学生同时开展了徒步拉练、红歌联唱、党史问答、祭奠瞻仰、参观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们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青春对话,深刻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和不朽。
一次红色行走,就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从会宁会师的伟大壮举到血战高台的惨烈悲壮,从两当兵变的英勇无畏到南梁烽火的熊熊燃烧,从兰州战役的激烈战斗到卫国戍边的默默坚守,长征的精神从未远去,它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陈继兵校长再次强调,冲锋号已经吹响,重走长征路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更要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本文围绕 2025 年甘肃省“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的启动情况、特色亮点以及相关部门为融合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所做的工作,还提及了“陇人骄子思政课堂”和活动打造的示范线路等内容。强调了长征精神的重要性,鼓励青少年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活动对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理想信念具有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