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CEO呼吁智能驾驶建等级标准体系,重塑汽车消费格局

本文围绕岚图汽车CEO卢放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的观点展开,阐述了智能驾驶对汽车产业格局的革新作用、用户消费决策逻辑的转变,以及车企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的责任和当前智能驾驶领域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3月30日,中新经纬记者龚宸芫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对岚图汽车CEO卢放进行了采访。卢放提出:“家电产品拥有明确的能耗标识体系,而智能驾驶领域同样迫切需要建立等级标准体系。这一体系至少要让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能够直观地辨识车辆智能驾驶的技术层级,清楚各等级对应的功能边界,从而规范用户在智能驾驶过程中的操作行为。”

岚图汽车CEO呼吁智能驾驶建等级标准体系,重塑汽车消费格局

岚图汽车CEO卢放 受访者供图

在当日举办的市场与消费分论坛上,卢放深入阐述了智能驾驶对产业格局的革新作用。他认为,智能驾驶重新定义了出行生态。通过提升出行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它重塑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逻辑。具体从用户出行体验升级、购车决策模式优化、消费层次提升这三个维度,深刻地改变了汽车市场的格局。

卢放补充说道:“借助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用户能够减轻驾驶疲劳,在拥堵时刻减少焦虑情绪,并且在特定场景下实现高阶自动驾驶辅助,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

卢放还敏锐地观察到,用户的消费决策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购车时,不仅关注车辆的性能和续航,更将智能驾驶作为重要的选车标准。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对智能化体验的要求甚至超越了传统汽车的性能指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1月末发布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显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最吸引用户的因素当中,有90%的用户愿意为高阶智能驾驶服务额外付费,超过30%的用户愿意支付的费用在1万元以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消费场景的出现,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城市NOA等功能逐渐趋于普及。卢放预判,到2025年,乘用车NOA的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

面对智能驾驶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度重构,卢放认为车企需要不断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上限,坚持安全平权。

3月25日,卢放在微博上发布了封闭场地实测视频,车辆成功完成了在130公里时速下的超高速AEB(自动紧急制动)挑战。

卢放解释说:“蒙眼挑战并非噱头,也不是为了吸引流量,其本质是模拟人类在突发状况下的本能反应,验证车辆能否在驾驶员完全丧失反应能力时,仍能提供可靠的安全冗余方案。”

卢放特别指出:“当下大家都在宣传智驾平权,很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车企有责任、有义务讲清楚智驾的真实能力和边界,增强用户的安全认知,提高安全上限,不能让用户在一片嘈杂的声音中失去理智判断。”

从目前业内的发展现状来看,各家车企使用的智驾标准并不统一,大家对智驾能力边界的定义仍然存在模糊性。那么在统一标准层面,智能驾驶领域需要优先解决哪些核心问题呢?

卢放认为,亟需优先解决两大核心问题:“其一,我们需要建立智能驾驶参数化体系,明确制动、转向等核心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标准;其二是构建分级评价体系,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协会、技术机构共同制定智能驾驶分级标准框架。”

本文围绕岚图汽车CEO卢放关于智能驾驶的观点展开,阐述了智能驾驶对汽车产业格局的革新、用户消费决策的转变,以及车企在安全方面的责任和智能驾驶领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强调了建立智能驾驶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647.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