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展开,探讨了蔚来在经营有压力的情况下,在研发、充换电网络等方面的投入情况,以及盈利目标等相关内容。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蔚来的发展动态备受关注。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接受中国经济网等媒体采访时坦诚表示,“蔚来在经营层面确实有很大的压力,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过,他同时坚定地指出,“但我们对两件事的投入很坚决,一个是研发,一个是充换电网络。”
从蔚来公布的财报来看,2024年公司营收达到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全年净亏损为224.02亿元,较之前进一步扩大了8.1%。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斌却信心满满地提出了“2025年四季度实现季度盈利,2026年实现全年盈利”的目标。
据李斌介绍,过去3年蔚来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周期。其中,2023年研发投入高达134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也超过了130亿元。李斌颇为自豪地说,“如果只看研发投入和营收的比例,相信蔚来应该是全球最高的汽车公司之一,这也反映出蔚来在12个全栈自研底层技术方面长期投入的决心。”
不过,做底层研发并非易事。李斌坦言,其投入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就拿操作系统来说,就动用了2.4万余人的团队。他进一步解释道,“从芯片到控制器、ECU、CCC都可以重新定义,我们称之为基于原子能力的分层解耦,这是重新定义价值链的机会。”
在芯片领域,蔚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李斌欣喜地表示,“蔚来在芯片领域已经投入4年,做到了全球首颗车规5纳米芯片,比英伟达下一代芯片还要早量产、早上车。”他还算了一笔账,“我们去年花了3亿多美元购买英伟达车规智驾芯片,现在用自研芯片可以省很多钱。”
在换电领域,李斌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认为,蔚来在换电领域交的最大的“学费”是建换电站的时间太晚了,低估了其对用户购车的推动作用。以蔚来品牌为例,长三角地区占据整体销量的60%。除了当地用户消费观念比较新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蔚来在长三角坚定地进行了换电网络布局。李斌呼吁行业共同参与换电站网络建设,他透露,“我们去年启动了‘加电合伙人’计划。”
在电池研发方面,蔚来同样投入较大。李斌表示,“蔚来在电池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大,主要方向是提升电池寿命。”蔚来在一年前就提出,希望电池能做到15年不限里程的85%健康度的高标准,目前正在一步一步接近该指标。
对于研发投入,李斌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研发投入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如果在种这些种子的时候就说怎么还不长出来,确确实实急了一点。”
值得期待的是,蔚来以往的投入,在今年就能看到成效。李斌自信地表示,“ET9是第一辆车,我们今年推出的新款5566都会搭载蔚来自研的9031芯片,仅此一件事就能提高几个点的毛利,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本文围绕蔚来创始人李斌的采访内容,阐述了蔚来在经营压力下,依然坚决投入研发和充换电网络的战略布局。尽管2024年蔚来营收创新高但亏损也扩大,李斌仍提出盈利目标。过去3年蔚来研发投入巨大,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方面取得成果,换电领域也有布局和反思,电池研发朝着提升寿命方向努力。今年,蔚来有望通过搭载自研芯片提高毛利,展现出其发展潜力和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