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深陷现制茶饮重围,三大重构能否逆袭?

本文聚焦香飘飘推出的高价“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引发市场热议这一事件,深入剖析了香飘飘在现制茶饮冲击下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包括营收下滑、业务结构失衡、成本压缩触顶、管理层动荡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提效、渠道数字化等破局建议。

在2024年3月,香飘飘推出了一款定价颇为引人注目的产品——“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其定价为98元/箱,每箱包含6杯。这样算下来,单杯价格较传统冲泡产品暴涨了近5倍,一经推出便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

据相关报道,该产品每杯含有2.9g明前特级龙井茶。按照浙江龙井茶产业协会所披露的明前特级茶均价4000元/斤来计算,仅茶叶成本这一项,单杯就已达到12元,占到了总售价的70%。

香飘飘深陷现制茶饮重围,三大重构能否逆袭?

尽管香飘飘官方宣称这款产品能够“还原现制茶饮口感”,但消费者们却并不买账。许多人质疑“用特级龙井做奶茶是资源浪费”,在社交媒体上,“高价智商税”这一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2亿次。

实际上,这款承载着香飘飘转型野心的产品,恰恰折射出了其在现制茶饮冲击下的焦虑。从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公布的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香飘飘公司营收为19.38亿元,同比下降了2.05%;归母净利润为1773.25万元,同比激增408.98%,然而扣非净利润仍亏损575.49万元。

香飘飘的核心业务冲泡奶茶收入同比萎缩了8.27%。即饮业务虽然有所增长,达到了8.01亿元,增长率为7.89%,但即饮毛利率仅为29.1%,远远低于现制茶饮头部企业的水平。

香飘飘表面上的利润增长,实际上是“断臂求生”的结果。公司通过关闭低效产线、缩减管理费用1.2亿元,使得毛利率提升至34.64%。但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1%,这表明成本压缩已经触及到了天花板。

香飘飘所推行的“冲泡高端化 + 即饮规模化”战略陷入了两难境地。其明前龙井轻乳茶对标奈雪的茶16 – 20元鲜奶茶价格带,然而预包装形式却难以复现现制茶饮的口感。

与三得利乌龙茶的成功路径相比,三得利以工业化生产实现了茶汤萃取率85%以上,并且锁定佐餐场景形成了消费惯性,而香飘飘却缺乏相应的技术壁垒与场景绑定。

在即饮业务方面,Meco果茶虽然覆盖了超2万家零食量贩终端,但对比蜜雪冰城通过“直营 + 加盟”模式触达县域市场,香飘飘在现制茶饮主战场的购物中心、写字楼的渗透率不足3%,其7元果茶价格带更受到康师傅4元冰红茶、农夫山泉5元茶π的挤压。

财报数据也印证了香飘飘的这一困境: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5.34亿元,费用率达到27.55%,其中62%用于电商直播与网红带货,但冲泡产品复购率仅为0.7次/季度,不足现制茶饮的1/5;研发投入为3070万元,仅为农夫山泉茶饮料研发预算的18%。

另外,管理层的动荡也加剧了香飘飘的转型阻力。2023年底引入的职业经理人杨冬云闪电离职,创始人蒋建琪重掌大权,这暴露出蒋氏家族持股76.67%的家族企业出现了治理痼疾。

对比日本麒麟控股的转型经验,麒麟控股通过引入占比超40%的外部董事和设立独立研发委员会,成功从啤酒巨头转型为功能饮料领导者,而香飘飘的“家族集权”模式严重制约了战略创新。

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在经营端,第三季度冲泡收入同比下滑14.9%,即饮增速从7.9%回落至5.2%,机构股东持仓比例从6.3%降至4.1%。

面对现制茶饮的红海竞争,香飘飘若想破局,需对标全球标杆完成三大重构:

其一,产品结构优化并打造健康标签。

燕麦奶品牌OATLY通过绑定星巴克宣称“每杯减少30%碳足迹”,成功将客单价提升至15元以上。香飘飘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将明前龙井茶与碳中和认证结合起来,并推出小容量尝鲜装,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同时,将高端产品SKU占比从12%提升至30%,搭配冻干水果粒等增值配件,复刻三顿半“咖啡 + 周边”的溢价模式。

其二,供应链提效实现规模效应。

蜜雪冰城通过自建茶园、果酱厂和物流中心,将原料成本压至终端售价的25%。香飘飘若能将茶叶自给率从38%提升至60%,明前龙井轻乳茶成本可降低20%,毛利率有望突破45%。此外,还可以学习康师傅与7 – Eleven的联合仓储模式,将即饮产品配送时效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

其三,渠道数字化并进行私域运营。

喜茶通过“小程序 + 社群”沉淀了3000万会员,且复购率达63%。香飘飘需加大电商投入,从1.2亿元增至3亿元,开发“扫码冲泡”功能,如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的NFC溯源技术,并学习雀巢胶囊咖啡机的会员服务体系,将用户年消费频次从2.1次提升至4次。

若香飘飘能在2025年前实现即饮收入占比突破60%(当前为41.3%);电商渠道占比提升至25%(当前为9.8%);毛利率向40%进阶(当前为34.64%),或许可以依托“高端茶饮 + 健康化”双引擎重获资本青睐。

否则,在现制茶饮品牌向下沉市场渗透(如蜜雪冰城县级门店占比达58%)、向上争夺高端客群(如奈雪PRO店毛利率达65%)的夹击下,这家曾定义中国奶茶消费模式的企业,可不要真飘了。

本文围绕香飘飘推出高价“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展开,指出该产品引发市场争议的同时,也暴露了香飘飘在现制茶饮冲击下的经营困境,包括营收下滑、业务结构问题、成本压缩瓶颈、管理层动荡等。为应对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了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提效、渠道数字化等破局建议,并强调若不能实现关键指标的提升,香飘飘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762.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