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记者对多地“新能源加注站”的实地调查,揭示了这些加注站以“新能源”名义销售车用燃料的乱象,包括产品质量问题、违规经营以及监管缺失等情况。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悄然涌现出不少 “新能源加注站”。这些加注站对外宣称,他们所销售的车用燃料是一种新能源,不仅价格实惠,还能完全替代普通的汽柴油使用。然而,已有消费者举报,在这些加注站添加的所谓新能源,质量并不可靠。在天津市蓟州区兵宝路与邦侯路交叉处,有一座格外显眼的“新能源加注站”。站外的广告大肆宣传其产品绿色环保,还具有清理积碳的功效,使用性能完全能对标95号汽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加注站给车辆加油的方式与正常加油站大不相同。工作人员并非使用加油机,而是借助一个塑料漏斗,将一桶桶的油倒进前来加油的车辆油箱。加注站工作人员介绍,装在类似矿泉水瓶塑料桶里的,不是普通汽油,而是一种特殊的新能源油品。他们声称,这种油品性能比普通汽油优越,价格还更加实惠。记者与工作人员展开了一番对话:记者:“这多少钱一升?”加注站工作人员:“6块钱一升。”记者:“这一桶多少钱?”加注站工作人员:“一桶60元。”记者了解到,正常加油站销售的95号汽油,每升价格在8元左右。而这家加注站宣称可对标95号汽油的新能源,每升仅需6元,比正常市场价低了25%左右。那么,他们销售的这种所谓“新能源”车用燃料,究竟是什么油品呢?在加注站后面的院子里,堆放着十几箱仅简单标注“周转箱”字样的纸箱。记者打开纸箱后发现,里面装的正是卖给往来车辆的桶装油。油桶的外包装显示,这种被工作人员描述为“新能源”的神秘产品,是由山东赛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标注名称为“燃油机清洁剂”。随后,记者来到天津市蓟州区许家台镇平宝公路边的一个大院。大院两边各建有一个加注站,与传统加油站不同,这里的“加注站”外表看起来像集装箱,储油罐、卸油泵等装置都安装在集装箱里,两头则是常见的加油机。知情人士介绍,这种简易可移动的集装箱式加油设备,业内也叫撬装式加油站,简称撬装站。记者发现,这两个撬装站分工明确,进门右手边的给汽油车加油,左手边的给柴油车加油。当有陌生人从远处走来时,加油员显得非常警惕,刚给一辆摩托车加完油,就熟练地拉上撬装站的卷闸门。相对于给汽油车加油时的遮遮掩掩,工作人员在给柴油车加注燃料时则从容了许多。柴油车燃料加注站上,十分醒目地写着“环保新能源,液蜡醇醚专用”字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卖的这种名叫“液蜡醇醚”的新能源,可完全替代0号柴油使用,但价格却异常便宜,每升仅要5.58元,比普通柴油便宜一块多钱,因此吸引了众多货车司机。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加燃料的货车排起了队。多位货车司机表示,“液蜡醇醚”使用起来动力虽然稍差,但每升价格比0号柴油便宜近两元,这对油箱较大、一次能加几百升的大货车司机来说极具吸引力。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近年来以新能源名义销售“液蜡醇醚”“动力液”等车用燃料的加注站越来越多,有些加注站前货车经常排起长队。沿浙江省青田县境内的330国道,不到50公里的距离内,就有7个新能源加注站。温溪镇高岗村的贝华新能源加注站就是其中之一,该加注站位于一座居民楼前,周边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施。路边竖起的广告牌上打着“柴油机燃料0号”字样。由于地处交通要道,价格又便宜,前来加燃料的货车经常沿街排起长队。该加注站老板透露,两天多的时间就卖掉33吨燃料。销量如此之大,与他与众不同的销售方式密切相关。他这儿不仅可到场加燃料,针对建筑工地等用量较大的客户,还专门把一辆小货车改装成油罐车,负责送货上门。而在青田县腊口镇的贝华新能源加注站,不仅挨着街道商铺,旁边还有一个公交车站,周边同样没有安全防护设施。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这位老板还透露,他们的招牌虽然是“新能源”,但给车辆加注的实际上还是成品油。记者询问老板为何打着“新能源”的旗号对外销售,老板道出了实情:“它跟柴油的性质不一样。肯定不一样才让卖。因为它不是成品油,卖柴油要成品油,要零售经营许可证的,办不下来。”记者:“这个不用办证?”老板:“对啊。”记者:“你们要办什么证呢?”老板:“有营业执照就好了。”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对开办加油站销售车用汽油和柴油有着严格管理,涉及规划选址、环境与安全等方面的审批。最终在经营阶段,不仅要取得《营业执照》,更重要的是还要办理《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方可对外销售。而经营者打着“新能源”的名义销售车用燃油,不仅可规避国家对成品油极为严格的监管体系,甚至还能申请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记者在加注站较多的河南、浙江、河北、天津、安徽等地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的站点仅取得营业执照便对外零售车用燃料。作为成品油零售主管单位的商务部门,表示目前没有相关管理政策。河南郑州市12345回电称:工信商务局只负责成品油的管理,针对此类新能源加注站点,工信商务局没有上级部门的相关管理政策。加注站宣称自己销售的是依据企业标准生产出来的“新能源”,不属于传统的车用汽柴油,所以不应纳入成品油管理。那么,这些所谓的新能源到底“新”在何处呢?记者调查了解到,销售“液蜡醇醚”等为主的新能源加注站,绝大多数都是以加盟方式经营。河南贝华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内推广新能源加注站较为活跃的公司之一,其下属的河南贝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招商加盟“加注站”,推销自家生产的车用燃料。贝华运营公司的招商经理透露,他们生产的“液蜡醇醚”,除了煤基提取物,还添加了不少其他物质,实际上是一种调和油。这种依据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生产的“液蜡醇醚”调和油,虽然可替代传统的车用柴油,但同柴油又有本质区别,不属于柴油,也不属于监管严格的危险化学品。同时,“液蜡醇醚”的价格还远远低于传统成品油,因此销售十分火爆,建一个仅加盟费就要80万元的加注站,不到一年就会收回成本。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直接关系到安全和环保,我国对加油站建设审批非常严格,不仅审批流程长,涉及的监管部门也多,需要13个相关部门审批。相对于加油站,零售所谓新能源车用燃料的 “加注站”,从申请到投入使用,耗时不到两个月,再加上利润空间大,近年来“加注站”在全国近30个省市快速发展。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加注站”都强调,自己销售的产品是“新能源”,质量好、性能优越。然而,专业人士指出,一些调和油生产企业使用“新能源”来称谓自己的车用调和油品,与基本事实相去甚远。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肖铁岩表示:“你说是新能源,新在何处?这些所谓的‘新能源’,其来源多为化工产品调和而成,组分上主要以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以这些产品实质上是伪新能源。”那么,他们销售的“液蜡醇醚”“动力液”等所谓新能源产品的质量到底如何呢?记者在浙江、河南、河北、天津等地的加注站,随机抽取了3批次柴油车替代燃料和5批次汽油车替代燃料送往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其中有4批次车用替代燃料甲醇含量都超过10%,问题最严重的是从天津市蓟州区许家台镇新能源加注站抽取的样品,甲醇含量高达22.58%,是车用汽油国家标准限值的75倍多。国家燃料油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白正伟表示:“甲醇会对车辆的密封件产生一些影响,导致车辆的密封性能变差,会导致油品泄漏,这样会影响车辆的使用性能。”专家介绍,油品调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牟取暴利,是车用汽油替代燃料甲醇含量超高的最主要原因。白正伟指出:“目前市场上甲醇的行情是2000多一吨,而车用汽油的行情是8000多一吨,这里边的差价巨大,所以他们加甲醇,主要的目的还是牟利。”专家还强调,任何企业都不得根据自行制定的低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以“新能源”的名义对外销售车用燃料。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燃润分委会秘书长张建荣表示:“这些取名花样很多的各种新能源的产品,要是用于车用,不管是汽油车,还是柴油车,首先得符合八项强制性标准。如果说有新的能源制取的这些车用燃料,要纳入国标,首先要进行研究,有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括发动机试验,整车试验,再向国家标委会和能源局申请制定强制性国标,这样才能够规范运转。”目前全国近30个省市有数千个“加注站”投入运营,且呈快速发展势头,这些打着新能源旗号的加注站其实是在违规零售成品油。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协调对成品油流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查处,严禁以“新能源”“替代能源”等名义销售以汽油或者柴油为主要成分、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车用燃料。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通过记者对多地“新能源加注站”的深入调查,揭示了这些加注站以“新能源”之名行违规销售成品油之实的乱象。包括产品质量不过关、利用概念规避监管、牟取暴利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布相关意见强调打击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