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法律科技产业对接会:探索法治与科技融合新路径

3月31日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办的全国首个聚焦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需对接会,介绍了会上专家对人工智能在法律场景应用的观点,展示了相关科技产品及其特点。

在3月31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广州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对接会,于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盛大举办。南都记者深入活动现场,为大家带来了这场对接会的最新消息。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全国首个聚焦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需对接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广州法律科技产业对接会:探索法治与科技融合新路径

活动现场,专家们纷纷发表主题演讲,为法律科技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据悉,本次会议是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广州市司法局对法治广州数字化和数字广州法治化有机结合的一次主动探索。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对接会,推动法律科技产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凯在会上对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法律文书生成、案件分析等场景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深入剖析。刘凯教授指出:“未来的AI时代将由人和机器一起生产信息,为人类提供极大丰富的服务,知识的供给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以往,检察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阅卷工作,而在AI介入后,早期阅卷的工作以及部分工作决策都可以交给AI来处理,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广东博维创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燕玲则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她认为,目前需要提高人工智能在精细化法律应用场景的准确性。王燕玲曾用AI询问一个法律问题:“员工属于哺乳期,合同到期,企业不想续签怎么办?”然而,得到的AI答案依据的是错误的法规,引用的裁判文书网案例也存在造假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人工智能在法律应用场景中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南都记者在会场看到,25家顶尖科技企业(机构)、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纷纷携前沿成果参展。在法律科技产品主题展区,各种新奇的科技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广州法律科技产业对接会:探索法治与科技融合新路径

其中,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磁网捕器和电磁网捕机器狗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工作人员按动手中类似“手电筒”的设备,迅速发射出一张网,瞬间就将面前的人“五花大绑”;而巡逻的机器狗则向周围观众挥“手”致意,十分有趣。

该产品经理李靖超向南都记者介绍说:“电磁网捕器可以无接触式地快速控制目标,这大大提高了安保人员的自身安全。”这种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校园、医院、司法部门等单位的安保工作中。而电磁网捕机器狗则将AI技术与智能安保机器人等结合起来,可进行24小时全天候智能安保。李靖超还表示:“机器狗虽然不能取代保安,但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辅助保安,满足无人值守的需要。”

广州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对接会展开,介绍了其重要地位以及专家对人工智能在法律场景应用的看法,同时展示了电磁网捕器和电磁网捕机器狗等科技产品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此次对接会为法律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推动了法治与科技的融合。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316.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