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教育部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助力强国建设,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开启

3月31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展开,介绍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情况,包括各项政策部署、已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

在3月31日这一天,教育部召开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核心内容是介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为《纲要》),并着重阐述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情况。

3月31日教育部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助力强国建设,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开启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

在发布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切实落实《纲要》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以及中央网信办共同携手,印发了《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旨在部署应用关键新技术,构建资源数据新体系,实施赋能全局新行动,其最终目标是全力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刘培俊司长进一步阐述了教育部在语言文字信息化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研制并发布了《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数量多达100多项。这些规范标准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人工智能、数字产品和信息产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奠定了坚实的规范基础。同时,教育部大力度支持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创新,众多知名高校参与其中。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深度研发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中文信息的互联互通。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建成了中华精品字库。此外,还大规模构建语言资源体系,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语言资源库和中国语言资源知识图谱,多模态集成了120多种语言和方言资源。在大领域布局大语言模型技术应用方面,聚焦关键领域的需求,试点建设了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大语言模型,像北京师范大学古汉语大语言模型等已经上线。

刘培俊司长表示,语言文字智慧化学习得到了广泛开展,这对教育改革创新起到了有力的服务作用。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方面,高水平开展相关工作,全面实现了从人工到智能的普通话测试方式转变,已经制发电子证书9000多万份。广东省更是建成了全国首个普通话水平测试智慧考场。在语言学习资源建设方面,高标准进行建设,开通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语言服务栏目,建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汇聚了8000多项学习资源,打造了中华经典资源库、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等。在规范数字空间语言文字方面,高起点进行规划,发布了《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规范信息技术产品研发,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刘培俊司长还提到,要在多领域推动语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已经建成了国家语委媒体语言语料库、冬奥会多语言术语库、公共服务领域译写规范术语库、规范标准课程库等30多项资源,并且多渠道打造示范平台。上线了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中国语言资源博物馆数字展区等。同时,指导各地各校开展云端学习等课程平台。在传承传播方面,采用多模式推进。数字赋能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支持联合开展古文字数字化研究,开通了甲骨文数据平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他还指出,数字赋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建成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数据库,面向国际传播了1200多条反映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思想文化术语,并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语种数字版权合作。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深度融合助力其发展。已建成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用户超过1600万人,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深度化合作建立联盟,中文学习联盟云服务平台提供3万门在线课程,与中外1600多家机构合作,推动实现中文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可用、易学易用。

最后,刘培俊司长强调,在科研方面,广角度支持科研攻关,发布了汉字简繁文本智能转换系统、大语言模型评测技术等百余项科研成果。广布局设置科研机构,设立了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多语种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语言技术与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等,形成了语言科技研发方阵。广联动鼓励成果转化,支持有关高校联合人工智能及信息服务领域头部企业,研发语言翻译、智能语音、大语言模型等产品。

本次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了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多方面成果和未来规划。从规范标准制定到技术创新,从学习资源建设到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再到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各个环节都在有序推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文的国际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397.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