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付费陷阱:老年人成“重灾区”,乱象亟待整治

微短剧付费陷阱展开,指出中老年人成为重灾区,详细阐述了当前微短剧平台存在的定价不透明、小程序难寻、防沉迷机制缺失等三大乱象,并介绍了相关专家针对这些乱象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在当下,“首集0.9元,续集30元”“默认勾选自动续费”等现象层出不穷。当年轻人热衷于把微短剧当作“电子榨菜”时,中老年人却不幸沦为了微短剧付费陷阱的“重灾区”。

法治网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大量微短剧平台采用隐蔽扣费、诱导消费等手段,使得老年人频繁掉入消费陷阱。其中,付费机制不透明、扣费来源不清、防沉迷机制缺失这三大乱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

一、定价“烟雾弹”

微短剧平台常常以“首集0.9元”来吸引用户点击观看,然而后续剧集的价格却陡然上涨至30元/集,而且还不明确告知用户看完全剧所需的完整价格。法治网记者亲自实测后发现,绝大多数微短剧平台都没有标明看完整部剧集到底要花费多少钱。并且,剧情往往一到“爽点”就突然停止,以此诱导用户不断充值。

微短剧付费陷阱:老年人成“重灾区”,乱象亟待整治

(图源:网络)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谢永江在接受法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监管部门对微短剧的治理,主要集中在内容审核方面,但是对于用户付费环节的机制设计,却缺乏细致的规范,这就导致退费纠纷频繁发生。”

二、小程序“玩失踪”

据媒体报道,有老人为了观看微短剧,订阅了近60个小程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充值了9000多元。有网友向法治网记者反映:“扣费来源显示是H5页面,但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平台。”

更为糟糕的是,如果用户想要维权申请退费,还得自己逐个去定位充值平台和所属公司,把相关凭证上传至投诉平台并说明情况。然而,这些充值过的小程序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去年8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消费者遇到过微短剧小程序下架或者无法使用的情况,而且有效期条款模糊不清,剧集下架也不通知用户。

微短剧付费陷阱:老年人成“重灾区”,乱象亟待整治

(图源:网络)

三、防沉迷真空

新京报新京智库去年11月开展的一项老年人网络行为调查显示,有54.05%的老年人每天观看短剧1 – 2小时,还有极少数(3.24%)的老年人平均每天观看短剧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

微短剧平台除了依靠短小精悍的剧情来吸引老年人观看之外,其“算法”投喂机制和“悬念剧情”等设计,也是诱导中老年人连续消费的主要原因。有些老人家属无奈之下只能给老人的手机设置青少年模式,但这也只是一种临时的解决办法。

有网友在知乎平台发帖呼吁:“建议搞一下防沉迷模式,控制短剧的三观及充值问题,满足老年人们情感需求的同时,又能让他们拥有正常的生活。”

微短剧付费陷阱:老年人成“重灾区”,乱象亟待整治

(图源:网络)

据“国家广电智库”透露,广电总局正计划出台《微短剧管理办法》。谢永江认为,此前监管部门治理微短剧的措施,重点放在了内容和题材的审核上,现阶段很有必要加强针对性规制,从“内容治理”向“行为治理”延伸。

谢永江建议:“针对微短剧收费乱象,应该规范平台上微短剧的经营行为,禁止通过模糊标价、诱导消费等方式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在接受法治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一老一小’关系到社会民生福祉,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中度老龄社会。和未成年人有防沉迷系统不同,老年人在这方面却没有任何强制保护措施。”

他认为,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平台设置防沉迷系统,但是老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细化条款却存在缺失。他建议相关立法部门适时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将网络防沉迷纳入老年人保障体系。

胡钢强调:“另外,我们鼓励一些头部平台主动采取行动,试点推出‘适老化防沉迷’功能(比如设置单日消费上限、强制休息提醒),为立法积累实践经验。”

对于微短剧平台隐蔽扣费、诱导消费的乱象,谢永江建议:“微短剧平台应当承担起维护用户权益的责任,增强微短剧经营者收费的透明度,明确规则和标准。例如,应默认关闭自动续费选项,续费需要用户主动勾选,并且设置每次续费前3天短信提醒;禁止默认打包销售,要在支付页显著位置标注计费标准、单价、总价与退费规则,并提供便捷的退费渠道。”

胡钢认为:“今天是微短剧行业,明天可能又是别的新型行业。针对平台扣费渠道分散、老年人难以追溯扣费这一难题,可以参照通信行业标准,由行业协会探索搭建跨平台消费记录查询系统,让用户能够一键查询所有关联扣费渠道。也可以建立一个第三方非营利性调解平台,采用线上协商的方式低成本解决小额纠纷,避免浪费司法资源。”

本文聚焦微短剧付费陷阱使中老年人成为“重灾区”这一现象,详细剖析了定价不透明、小程序难寻、防沉迷机制缺失三大乱象。相关专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立法到平台规范等多方面的建议,强调了加强对微短剧行业监管、保护老年人网络消费权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832.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