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医药净利近七年最差,积极破局求新生

本文聚焦国内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详细剖析其2024年业绩下滑的状况,包括营收、净利润双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以及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等,同时介绍了公司为提升盈利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BD方面的举措、海外市场拓展以及AI应用等情况。

曾经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的CRO企业,如今发展势头开始逐渐减弱。国内临床CRO领域的龙头企业泰格医药(300347),更是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近七年净利表现最差的成绩单。这一年,公司不仅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归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其中净利润的降幅接近八成。

泰格医药净利近七年最差,积极破局求新生

净利同比降近八成

泰格医药2024年年报的各项数据清晰地展现出公司面临的困境。在这一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0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下降了10.58%;归属净利润更是仅有4.05亿元,同比降幅高达79.99%。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年度净利的降幅创下了泰格医药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业绩也跌至自2018年以来近七年的最低水平。

资料显示,泰格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多年来,它凭借专业的服务能力,为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提供了全面而综合的临床研究解决方案。然而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需求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性。对于CRO企业而言,部分客户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的风险偏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些依赖于外部融资且尚未盈利的客户,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现金流压力。在这些因素的传导下,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和相关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分析指出,随着CRO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份额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这直接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此外,随着医药研发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对CRO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泰格医药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从具体数据来看,由上年同期的38.18%下降至33.27%。分业务板块来看,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8.21%急剧下降至29.56%。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板块毛利率为36.84%,与上年同期的38.16%相比,也略有下滑。

泰格医药解释称,2024年,国内临床运营业务执行的订单平均单价同比有所下滑,这就导致在执行这些订单时,同等成本对应的收入相应减少。此外,在报告期内,主要是2024年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绝大部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被取消。同时,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从而不得不终止。这些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这对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的收入产生了一定的调减,进而对该板块的毛利率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不利情况,泰格医药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2024年下半年,公司对国内部分受影响较大区域的临床运营团队以及疫苗临床运营团队的规模进行了缩减,以降低运营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泰格医药在公允价值变动方面遭受了较大损失。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 5.0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3.53亿元;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出售收益72.67万元,上年同期为2.32亿元。这一情况无疑对公司2024年的业绩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泰格医药在业绩交流会上对此解释道,上述变动主要是因为作为LP投资的一些基金项目按照期末净值报告,基于审慎的态度进行了调整。同时,以前年度投资的部分项目在报告期内进行了低于上一轮估值的融资。根据市场环境,公司在四季度谨慎地对个别存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了主动下调。此外,2024年持有的某些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波动较大,也导致了公允价值的下降。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提醒,上市公司的投资金额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既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现金流,也不会因为估值或股价的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冲击,从而引发市场不必要的恐慌。

泰格医药方面表示,“未来,我们将视情况择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公司对投资一贯采取谨慎的态度,力求每年退出的投资多于新增投资”。

在2024年的经济和产业环境下,泰格医药全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0.97亿元,与2023年相比略有下滑。主要原因包括利息收入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调入投资性现金流。在业绩交流会上,泰格医药提到,由于报告期内存款和贷款利率下降导致两者利息差减少,公司偿还了一部分贷款。同时,公司也将大量现金用于股东回报。2024年内公司A + H股累计分红4.79亿元,截至2025年1月,公司使用超过5亿元回购A股股份,两者合计使用约9.79亿元。未来,公司将持续重视股东回报。

在BD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在行业整体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泰格医药如何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成为了投资者们目前关注的重点问题。

泰格医药相关负责人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公司在BD(商务拓展,指与其他企业联合进行研发或者销售)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成立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跨国药企解决方案部,以及以治疗领域或药物类型为基础建立的6个BD业务单元。通过这些举措,公司的签单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泰格医药提到,2024年订单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采购需求,尤其上市后综合证据生成相关的临床和业务外包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药企和Biotech公司及其部分海外合作伙伴的临床需求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北美地区,新订单和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北美的BD团队也得到了扩展。销售团队将持续关注并优先争取新一代产品、符合当前产业周期的优质国内Biotech及国内药企的订单。

在AI浪潮的推动下,泰格医药还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了在AI方面的应用。泰格医药表示,公司已于2025年2月完成开源大模型DeepSeek – R1的本地化部署。公司子公司泰雅科技以开源模型Qwen2.5为基座,打造了面向医学领域一站式的AI产品泰雅大模型医疗场景解决方案(医雅AI大模型平台),并基于开源医学类语料以及蒸馏数据,针对医疗场景进行深度适配,完成了泰雅医学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目前,医雅AI大模型平台已上线并覆盖多个医学应用场景,能够为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及注册申报等领域提供智能翻译、医学问答、医学搜问一体等解决方案。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记者向泰格医药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本文围绕泰格医药2024年业绩下滑展开,详细阐述了其营收、净利润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降低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同时也介绍了公司为提升盈利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BD方面的举措、海外市场拓展以及AI应用等。虽然泰格医药目前面临业绩困境,但这些积极的应对策略或许能助力其在未来实现业绩的回升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999.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