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华彬集团在中泰合作中的多方面贡献。从举办足球明星高尔夫邀请赛,到引入红牛开启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再到推动多元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互鉴等,展现了华彬集团 40 年来在中泰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 3 月 1 日至 2 日期间,位于泰国曼谷的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罗宾斯伍德高尔夫球场格外热闹。这里迎来了 24 位在全球足球领域享有盛誉的前足球运动员,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明星高尔夫邀请赛在此盛大举行。这场比赛堪称巨星云集,汇聚了来自欧冠、英超、西甲和意甲的众多足球传奇人物。而且,比赛通过全球多个平台进行直播,让广大足球迷和高尔夫球迷们大饱眼福,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顶级赛事的魅力。
华彬集团是一家创立于泰国、植根中国市场且布局全球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多年来,它始终以“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民心相通”为重要纽带,积极在推动中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与大健康实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力。
在中国市场,华彬集团的贡献尤为突出。它引入红牛这一品牌,犹如为中国功能饮料行业按下了加速键,开启了行业发展的快车道。回顾华彬集团的发展历程,从早年间开展的商旅贸易业务,到后来活跃的水经济领域,再到如今逐步成熟的绿色版图构建,其发展始终紧密贴合中泰两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大势。华彬集团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泰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成为中泰合作的典范。
40 年来,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作为爱国实业家、侨领,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泰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与人文交流。他积极发挥企业的资源平台优势,成为中泰两国民间交往的重要力量。上世纪 90 年代,严彬主导中泰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成功将红牛饮料引进并落地中国市场。这一举措不仅让红牛在中国市场扎根,还吸引了众多中泰企业纷纷开展紧密合作,为中泰企业家在两国投资兴业拉开了序幕。
当时的中国饮料市场,主要以碳酸汽水为主,功能饮料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产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前,奥地利商人迪特里希·马特西茨与许书标合作,合资公司在欧美市场率先推出“Red Bull”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熟悉中国市场的严彬坚持用简体“红牛”作为商标和品牌,将产品取名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自此,红牛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开启了一骑绝尘的发展态势。
在之后近 30 年的时间里,华彬集团和中国红牛持续重金超前投入,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加快全国产业基地的布局。在严彬的带领下,经过中国红牛团队和合作伙伴的不懈“拓荒”与长期坚守,红牛饮料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从最初的品类空白,发展到累计工业产量超过 600 亿罐,纳税超过 400 亿,中国红牛也成长为连续 10 年年销售额稳定在 200 亿元的超级大单品。
伴随着红牛的快速发展,华彬快消品集团如今在全国的产业布局也十分可观。集团在全国布局了 8 个生产基地,其中 6 个为功能饮料生产基地,自有功能饮料年生产能力达 52 亿罐。全国终端网点超过 400 万个,产业链年营收上千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上百万人。其中,湖北咸宁华彬食品工业产业园仅用 20 年时间,产值就突破了 800 亿元,为咸宁市食品产业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守望相助:推动多元产业升级
40 余年来,华彬集团深度参与并推动着诸多领域的蓬勃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它不断实现蜕变。从早期的商旅贸易,到后来振兴“水经济”,再到如今构建绿色版图,华彬集团已然成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在体育健康事业方面,自 1996 年起,中国红牛就与中国体育发展同频共振。通过赞助各类体育赛事,中国红牛将 “健康引领时尚” 的理念深植人心。从率先赞助的中泰体育交流赛事开始,中国红牛品牌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与中国体育健康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而通过高水平的体育事件赞助和关联活动,华彬集团的“健康引领时尚”理念也成为体育与消费品融合最接地气的理念。
回顾 40 年的发展历程,从早年间的商旅贸易业务,到活跃的水经济,再到逐步成熟的绿色版图,华彬集团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的产品、更美好的生活体验,还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工作中。如今,它已成长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企业。
50 年来,中泰民间交流始终秉持着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理念,相互信任、尊重彼此利益,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1 年,中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泰国公主诗琳通参观访问华彬生态园并植树留念,华彬集团的“中泰友谊林”也由此始建。如今,华彬生态园已从昔日 6400 亩荒滩风沙地,成功改造为风景优美的体育、文化、休闲、运动综合体和环境保护生态园。
位于泰国曼谷的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自 2020 年起,华彬集团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华彬集团在泰国曼谷打造了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该产业园集教育、文化、体育、健康、现代农业五大板块于一体,契合了泰国政府大力推动的“生物 – 循环 – 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它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吸引了更多中泰企业入驻园区,促进了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产业合作与经济、人文交流。
文化互鉴:推动“软实力”提升
严彬秉持着家国情怀与实业报国之志,这一理念贯穿于华彬集团的整个发展脉络。华彬集团在行事过程中,始终坚守有利于国家、民族以及消费者的准则,这种情怀深深嵌入集团的企业文化与旗下各品牌基因之中。严彬常说:“企业发展要将爱国热情、报国情怀与国家发展的主脉搏结合在一起,不论是投资、做企业还是做公益事业。”当下,华彬集团正以切实行动 “俯身作桥”,以坚定的中华文化自信为根基,以强化 “软实力” 建设为切入点,稳健踏上新的发展征程。
为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强化国际文化交流,2011 年,华彬文化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围绕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国际文化交流和青少年教育培养三大公益主线,先后打造了“当东方遇见西方”“丝路之旅”“美丽中国”等公益文化品牌,成为中国商业向善和国际开放交流的一面旗帜。
在产业方面,华彬集团收购挪威高端水品牌 VOSS,并在湖北竹溪建厂。同时,集团设立了“爱心传递”教育基金,将国际品牌发展与国内产业相结合。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华彬集团在公益层面也展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原本诞生在挪威的水品牌 VOSS,如今已在中国市场焕然一新,成为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品牌的典范。
除了积极赋能经济发展,华彬集团还通过华彬文化基金会致力于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多年来,华彬文化基金会举办了多项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青少年教育培养等公益项目,为中泰两国人民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位于华彬东盟健康产业园的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以我国明清建筑的巅峰之作——颐和园仁寿殿为设计蓝本建造。从里到外,从细节到气势,均充分运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木构件总量约 35 万件,近 300 名中泰工人参与建设。该中心不仅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彰显了中泰人民合作创新的力量。
为了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华彬文化基金会先后在此举办了“同明月·共此时”中秋文化晚会、“传奇中国年-中泰欢乐庆元宵”“丝路印迹”摄影展、“华彩丝路”文化交流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传递了两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共同祝愿和期待。
为助力人才培育与文化传承,华彬文化基金会专门设立规模达 6800 万元的教育基金,全力投入到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基金会致力于塑造一批具备国际视野、掌握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期望他们能成为连接中泰两国友好合作的坚实桥梁与紧密纽带,为推动两国关系的长远、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自创立 40 年来,华彬集团紧扣中泰友谊这一核心,积极投身于各个领域的合作。从活跃开展商贸往来,到深度推进品牌共创;从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到大力促进文化交流,华彬集团立足东方智慧,放眼全球格局,生动且有力地阐释了 “中泰一家亲” 的丰富内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彬集团依托自身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广泛布局的产业资源以及丰富深厚的实业运营经验,将持续发力,不断为深化中泰两国友好、诚信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本文全面介绍了华彬集团在中泰合作中的多方面贡献。在经济上,引入红牛推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发展,布局多元产业;在体育方面,助力中国体育事业;在文化交流上,通过基金会开展多项活动。华彬集团 40 年来紧扣中泰友谊,未来将继续为深化两国合作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