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雄安新区教育局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组织20万雄安中小学生携手京津冀大学生同上“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大思政课的活动,介绍了课程形式、参与情况,以及师生们的感受和雄安新区未来教育规划。
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强调:“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宛如一片广袤无垠的沃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启迪素材。精心上好这堂意义非凡的大思政课,对于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就在4月1日,一场盛大的思政学习活动拉开帷幕,雄安新区教育局与河北工业大学携手合作,组织20万雄安中小学生与京津冀大学生共同走进“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大思政课的精彩课堂。
画面中展示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观看现场,此图由雄安新区教育局提供。
本次“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实景课程,是雄安新区开展“未来之城”大思政课第2季的关键内容。课程采用数字微课的创新形式,紧紧围绕雄安建设发展的“科技、生态、法治、人民、文化”这五个核心主题,精心组织大中小幼师生深入“未来之城”的每一处肌理,开展别开生面的实景教学。师生们用自己的脚步细致丈量雄安新区8年来的成长轨迹,以手中的影像设备生动记录城市发展的脉动韵律。通过构建“理论 + 实践 + 云上”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让新发展理念如同春雨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城市发展故事,悄然浸润师生们的心田。而且,该课程以数字视频微课的形式,在雄安教育发布、人民公开课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布,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这场思政学习的盛宴中来。
此次活动得到了河北省教育厅、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与推动。除了雄安新区20万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全员积极参与外,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等京津冀高校也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在校大学生认真观看。在各地各校组织师生观看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全神贯注,仿佛置身于雄安新区建设的火热现场,沉浸于新区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图景之中。观看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热烈讨论,那一张张充满激情的脸庞,展现出对新区建设成就的由衷赞叹,以及对新时代使命的深切认同。
这是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观看现场,由雄安新区教育局供图。
雄安容和悦容小学教师李占江深有感触地认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如同一场教育革新的春风,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固有边界。从建设工地的数字化治理到“千年秀林”的生态实践,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让思政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灌输,而是变成了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生动叙事。作为第一批到雄安的教育工作者,他深刻认识到教育角色需要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他表示,要善于运用实景课堂、数字微课等创新载体,将“雄安速度”背后的制度优势、奋斗精神巧妙融入教学之中。在未来的教学中,他希望让课堂更加接“地气”,助力学生成长为与祖国同行的“追光者”。
“在这堂大思政课上,我仿佛拥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华丽蜕变与蓬勃成长。法治雄安的严谨规范,让我深刻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绿色雄安的生机盎然,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环保的紧迫使命;智慧雄安的创新活力,让我对未来科技充满了无限憧憬;幸福雄安的和谐美好,让我体会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温暖;文韵雄安的深厚底蕴,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雄安的八年建设历程,我看到了一个城市将梦想照进现实的伟大实践,自己梦想的种子也在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未来,我愿与雄安一起,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校区初一年级87班的许铮心潮澎湃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容城县北张中学的观看现场也呈现出一片热烈的学习氛围,此图由雄安新区教育局提供。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明确表示,教育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今后,雄安新区将持续发力,着力构建具有未来特质的育人体系,精心打造具有“未来之城”独特气质的“未来教育”品牌,努力打造全国“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样板,让雄安教育更加彰显民生温度,为新区的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本文围绕雄安新区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的“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大思政课展开,介绍了课程的形式、主题和育人模式,讲述了活动得到多方面支持及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还通过师生的感受体现了课程的意义,最后提及雄安新区未来的教育规划,凸显了教育在雄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