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携手,为大学生筑牢反诈安全墙 四平市民警校园开讲,共筑反诈防线

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铁西公安分局英雄派出所民警走进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涉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及防范对策”主题讲座的相关情况,包括讲座内容、互动环节以及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当今数字时代,电信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始终如影随形。“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电信网络诈骗吗?常见电信诈骗的类型又有哪些呢……”这样的疑问,拉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讲座序幕。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师生识骗防骗的意识,切实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近日,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铁西公安分局英雄派出所的民警们走进了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了一场以“涉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及防范对策”为主题的讲座。此次活动采用了“以案释法+互动问答”的新颖形式,为广大师生呈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安全指南”课。

活动中,英雄派出所的民警刘海波从电信诈骗的9种类型、诈骗团伙利用的心理以及源头防范这三个关键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他结合校园里的典型诈骗案例,通过精心制作的PPT以及生动形象的视频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们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同时还分享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实用技巧,成功揭开了电信网络诈骗那神秘的面纱。

从常见的网络兼职刷单骗局,到冒充公检法诈骗,再到网络游戏装备交易诈骗等,每一种骗局民警都进行了详细解读。比如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分子先是给学生们一点甜头,随后便设下陷阱,骗走他们的本金;冒充公检法诈骗则是利用学生对权威的敬畏心理,以涉案为由威逼学生转账;网络游戏装备交易诈骗往往是以低价为诱惑,诱导学生点击恶意链接,进而盗取他们的账号密码。

民警还特别提醒师生,一定不得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银行卡和电话卡。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获取一些零用钱,但却可能因此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同时,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仔细辨别各种情况,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不要将收到的验证码、银行卡密码告诉他人,不要随意下载陌生人推荐的软件APP,也不要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等。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大家的贪念和恐惧心理,看似是天上掉馅饼,实际上却是陷阱。”民警在现场还亲自演示了如何识别虚假链接、陌生二维码等常见的诈骗工具,并大力呼吁大家遵循“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三不原则”。

随后,围绕“如何辨别诈骗电话?”“遭遇诈骗后如何止损”等一系列问题,民警开展了互动问答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而民警则耐心地为他们解答,这一举措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通过这个环节,加深了师生对反诈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增强了他们应对诈骗的能力和信心。

此次“涉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及防范对策”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它有效增强了广大师生自身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无诈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向家人、朋友以及同学宣传反诈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平市公安局铁西公安分局英雄派出所民警到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开展反诈讲座的活动。民警通过多种方式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类型、手法及防范技巧,还进行互动问答。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增强了师生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师生们也表示会积极宣传反诈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581.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