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品牌的升级、起源、服务模式、核心实践、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内容。
在4月2日这一天,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于宁波盛大召开了“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在发布会的现场,正式发布了“千户万灯”服务品牌以及其品牌IP“亮宝”。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它成功地将“千户万灯”从单纯的公益项目,升级为“公共服务 + 公益服务”双轮驱动的品牌标杆,国网浙江电力正全力打造央企参与社会治理的“浙江样板”。
“千户万灯”的起源,源自“时代楷模”钱海军那至善的举动。早在2015年,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凭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起了“千户万灯”公益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电网企业的优势,积极引入社会多方协作力量。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困难户、残疾人消除室内线路安全隐患,从而避免触电伤亡、火灾等社区治理问题的发生。经过长达十年的沉淀和发展,“千户万灯”项目不仅在浙江省得到了广泛推广,还走向了四川、云南、湖北、西藏等全国七个省区,服务的人数超过了7万余人。
“千户万灯”服务品牌秉持着“从社区服务中来,到社区服务中去”的理念。它传承了钱海军“点灯人”的优秀品质,始终秉承着助力基层治理、为民办实事的品牌初心。该品牌以“一五二三”服务模式为核心内涵,具体来说:建设一张“公共 + 公益”服务网;坚持“五项结合”,也就是“电力社区经理 + 多方力量”、员工“八小时内 + 八小时外”、电力用户“表前服务 + 表后服务”、企业“应尽责任 + 愿尽责任”和“央企履责 + 社区联动”;开展两大实践,即电力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实现三个目标,分别是便民、为民、安民。
“电力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是“千户万灯”服务品牌的两大核心实践内容。这两大实践既聚焦于电网的主责主业,又整合了企业的公益帮扶和员工的志愿服务,深入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央企担当。
“千户万灯”电力社区服务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将其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工业社区三类电力网格。同时,梳理出主责服务、增值服务、志愿服务三类服务清单,并组建了社区经理劳模工匠学院。而“千户万灯”社会公益服务则是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在基层的创新实践。它通过电力社区网格化服务,精准识别民生涉电“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发起成立社会公益组织,运用专业的电力技术,补齐电力社区表后服务短板,打造以电为核心的公益生态圈,让电力社区服务更加温暖、可靠。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探索,将“点”的探索成功转化为“面”的机制。以“钱海军式”服务为标准,以“133”为实施路径(打造“服务一张网”、落地“入格三要素”、建立“配套三机制”),创新构建了“千户万灯”社区经理服务体系,打造出“电力—社区—政府治理”的“浙江实践”。
如今,站在“千户万灯”十年的新起点上,电力社区服务的覆盖面将会持续扩大。到2025年,国网浙江电力将在宁波进行试点,以“社区经理”为纽带,连接政府网格力量,推进城市、农村、工业“三网共建”,实现“乡乡全覆盖”。力争在2026年,全省50%的区县能够落地相关服务,到2027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区经理服务网络。同时,依托“劳模工匠学院”,国网浙江电力将实施“千人铁军”计划,力争在2027年全省电力社区经理突破千名,打造一支如同钱海军般的服务先锋队,走遍千山万水,服务千企万家。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的升级情况、起源、服务模式、核心实践、社区服务体系构建及未来规划。“千户万灯”从公益项目发展为双轮驱动的品牌标杆,在服务社区、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成效显著,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打造专业服务队伍,持续践行央企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