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季度A股IPO情况不佳,全年有望稳中有增? A股IPO一季度双降,2025年新股发行走向何方?

本文围绕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的报告,详细阐述了2025年一季度A股IPO的发行数量、融资规模等情况,分析了各板块表现,还提及IPO排队现状,最后对2025年A股新股发行进行了展望。

2025一季度A股IPO情况不佳,全年有望稳中有增? A股IPO一季度双降,2025年新股发行走向何方?

近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以下简称“德勤”)发布的最新报告透露了2025年一季度A股IPO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在这一季度,A股IPO的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了双位数的下滑态势。

德勤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上共有27只新股成功上市,这些新股合计融资达到163亿元。而在2024年一季度,有30只新股上市,融资规模为236亿元。通过对比可以清晰看出,今年一季度IPO数量同比减少了10%,融资额同比下跌了31%。

从具体板块的IPO数量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创业板表现突出,IPO数量排名第一,合计有12家企业在此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的科创板和主板紧随其后,分别有5家和4家企业完成IPO。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主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在今年一季度的IPO数量均为3家。

在融资额方面,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表现不俗。这两个板块的15只新股合计融资88亿元,其中创业板的融资额为72亿元。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的9只新股合计融资62亿元;北交所的3只新股合计融资14亿元。

再看平均融资规模,德勤表示,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在2025年一季度的平均融资规模分别为7.4亿元、5.5亿元、6.4亿元和6.0亿元。与2024年一季度的13.0亿元、7.3亿元、 14.3亿元和6.1亿元相比,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过,北交所却是个例外。2025年一季度,北交所的平均融资规模为4.6亿元,相较于2024年一季度2.1亿元的平均融资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经过测算,今年一季度北交所IPO的平均融资额同比增加了119.05%。

德勤还提及,在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股融资地的排名中,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位列全球第九和第十。

2025一季度A股IPO情况不佳,全年有望稳中有增? A股IPO一季度双降,2025年新股发行走向何方?

关于IPO排队情况,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海、深圳主板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54家,其中36家企业处于中止审核状态;科创板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19家,其中11家企业为中止审核;创业板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24家,其中14家企业为中止审核;北交所等候上市的企业数量为94家,其中47家企业为中止审核。

德勤进一步指出:“截至2025年3月31日,A股已经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计有63家。其中,创业板26家、上海主板11家、科创板7家、深圳主板11家、北交所8家。与去年同期创业板131家、上海主板24家、科创板20家、深圳主板18家、北交所11家的数量相比,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展望2025年,德勤表示,自2024年以来,在新“国九条”等一系列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新股发行充分展现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在严格把控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上,维持了常态化的发行节奏。

德勤称:“2025年,A股新股发行预计将延续以质量为先、支持科技创新的宗旨,增强发行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同时鼓励以产业整合升级为目的的并购重组。预计全年新股发行数量及融资规模相比2024年将稳中有增。”

在行业方面,德勤中国审计与鉴证合伙人赵斌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的新股发行,随着国家对科技及创新行业的支持和重视,将为来自这些行业的企业到资本市场筹集更多资金、推动蓬勃发展带来良机。”

值得注意的是,德勤还表示,随着A股公司申请赴港上市的程序不断完善、内地监管机构支持内地龙头企业在香港上市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5年可能会有更多的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以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选择来港上市。

本文依据德勤发布的报告,介绍了2025年一季度A股IPO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双降的情况,分析了各板块表现及IPO排队现状。同时展望2025年,预计A股新股发行将延续以质量为先的宗旨,全年新股发行数量及融资规模有望稳中有增,科技及创新行业企业或迎来融资良机,也可能有更多企业赴港上市。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720.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