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所实施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计划,包括“揭榜挂帅”制度、骨干教师遴选方案调整等内容,以及这些改革措施带来的积极变化。
在松江区的教育领域,有这样一位资深的数学教师——王瑾。她是区域内的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有着令人瞩目的教学履历,先后担任了9年松江区名师和6年松江区首席教师。在众多荣誉的环绕下,年近五十的她,本打算放缓脚步,将更多的教学舞台让给年轻一代。然而,去年松江区推出的一则“揭榜挂帅”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计划,如同一束光,重新点燃了她继续探索教育之路的热情。
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三个试点实验区之一,松江区在去年9月发布了《“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2024 – 2026学年)》。该计划聚焦于教师评价改革,一系列旨在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改革举措逐步落地实施。
其中,“揭榜挂帅”制度备受一线教师关注。针对现行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松江区征集了47个攻坚热点、疏通堵点的课题。这些课题要求区域内的首席教师、领军人才自行组队,开展理论与实践探究。松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小华表示:“教师的成长最终指向课堂的变化,教师进步的根本目的还是提质增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名师牵手,打造区域教育发展新引擎
在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从教师的职业生涯来看,一小部分老师在获评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后,由于后续难以获得更高的职业荣誉,为学校发展发挥更多正向作用的空间受限,从而激情逐渐消退。甚至个别老师选择“躺平”,坐等退休。学校管理者对此多有抱怨,这也成为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难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底松江发布了《松江区教育系统2024 – 2026学年骨干教师遴选方案》,要求区域内的领军人才和首席教师发挥带头作用,自行组团申报研究项目。记者查看目前已经张榜的项目发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变革研究”“基于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增值评价赋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研究”等,几乎每一项都是一线学校正在面临的、家长关心的教育话题。
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宁伟坦言:“与其说这些是‘教育课题’,不如说是从一线课堂中生发出来的真问题。我们希望以问题牵引的方式,吸引更多名师回归课堂,在实践中寻找解题方案,从而将更好的教育经验共享给区域内所有老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揭榜挂帅”新政落地后,王瑾第一时间联系了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上外云间中学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缪雪松。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申请一个项目,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开展研究。按照规定,二人组合成功后,可以在全区遴选教师团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王瑾和缪雪松就招募了14名教师进入培养团队,另有15名教师表示愿意加入团队、全程“旁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揭榜挂帅”的研究项目原本预设了50个首席教师名额,没想到发布后,一下子吸引了162位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最终,经过材料审核、现场答辩、专家评审,有60位首席教师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全区43位教育领军人才和60位首席教师在首轮“揭榜挂帅”的试点中全部牵手成功。
新政落地不足半年,教师队伍已出现可喜变化。“不少资深教师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下,回归一线教学和带教年轻教师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这些名师发展共同体有望成为松江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打破条框,优秀教师评选权再“下沉”
名师“揭榜挂帅”后,为何能在短时间里遴选好研修团队?这与此次改革中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密切相关。
郭宁伟告诉记者,这一轮松江区骨干教师遴选方案中,将原四级骨干教师梯队调整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名师”“首席教师”“领军人才”五级。在“教坛新秀”与“学科名师”之间,增加了“教学能手”评选,让更多工作5 – 10年的优秀教师有了成长的方向。为了鼓励更多青年教师积极参评,方案特别规定,“教学能手”由各校在分配名额内按本校的骨干教师遴选办法遴选,其中40周岁及以下教师占比须不少于50%。
在完善梯队建设的基础上,松江区还将“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以及大多数“学科名师”的遴选权下放给学校。松江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般是以区为主导评选名师,更多依靠评选的各类标准。如今把权力下放给学校,其实是破除评选的条条框框,让学校根据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际表现与效果,客观公正地给予每位教师同等机会,最大程度激发每一位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郭宁伟表示,新一轮“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将选拔全区教师总人数不少于20%的优秀教师进入五级骨干教师梯队。通过3年的培养,区域力争新增特级教师不少于5名,正高级教师不少于15名,培养20名左右市级层面具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200名左右在区域发挥引领作用的90后优秀青年教师,努力为松江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本文详细介绍了松江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举措,包括“揭榜挂帅”制度和骨干教师遴选方案调整等。这些改革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名师回归课堂,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有望为松江教育带来新的发展。通过改革,不仅解决了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难题,还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