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挥舞汽车关税大棒,后果几何?

本文聚焦于美国自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一事件,详细分析了加税规模、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探讨了美国汽车产业现状不佳的原因,并回顾历史上美国关税政策的后果,指出此次加税行为受到多方质疑,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自4月3日起,美国正式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此次加税的对象涵盖了美国从全球进口的所有汽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汽车零部件。

美国挥舞汽车关税大棒,后果几何?

(注:图片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新华社)

一、加税规模几何?

2024年,美国汽车市场呈现出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在当年销售的新乘用车中,近一半是在美国境外组装的。而且,美国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的进口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4743亿美元。

从进口来源来看,《纽约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由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汽车,约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量的75%。其中,墨西哥每年都会向美国出口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此外,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出口量占欧盟对美国汽车出口的近3/4。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厢情愿地认为,通过加征关税,能够促使汽车生产更多地转移到美国国内,从而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就业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要知道,在美国建厂并非简单地破土动工、组建装配线就可以,还需要搬迁复杂的供应链。而这往往涉及数十个国家的海量供应商,“搬迁”成本巨大。

通用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就表达了担忧:“如果征税成为永久性的,那企业就必须考虑一大堆事情,比如如何分配工厂、是否搬迁工厂等。设想一下,我们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资金,然后关税政策突然取消了……我们不能这样来回折腾自己的业务。”

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也发出警告,通用汽车和福特都面临“重大盈利风险”。汽车关税可能使这两家公司成本增加820亿美元,相当于每辆新车成本增加约5000美元。

那么,造车成本增加后,企业会独自承担苦果吗?显然不会。企业会以汽车售价上涨的形式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纽约时报》算了一笔账,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美国产的车型价格可能上涨3000美元左右,进口车型则涨1万美元以上。

美国挥舞汽车关税大棒,后果几何?

(注:4月2日,在美国加州圣布鲁诺一处停车场拍摄的特斯拉汽车。图源:新华社)

二、美国汽车产业现状为何惨淡?

曾经,美国汽车产业一度冠绝全球,“汽车城”底特律威名赫赫。但如今,情况却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08年福特在北美以外的业务分支占企业总资产的1/3,到了2023年则降至15%以下。通用汽车也已将上世纪20年代以来持有的欧洲品牌出售给新兴品牌。“汽车城”底特律自2008年起逐渐放弃国际市场。

美国汽车产业近况惨淡,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产业发展大趋势使然。大型产业发展到最后,都会走向要素配置全球化、产业分工国际化、市场资源共享化。美国车企在进行全球化布局,日、韩、欧洲车企同样如此,各自占据一部分市场,美国汽车再难独步天下。

其二,美国车企未能抓住转型机会。美系车普遍存在油耗较高、智能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之际,除特斯拉等少数企业外,美国传统主流车企没有及时主动转型。

其三,产业发展脱实向虚。美国金融行业赚快钱赚顺手了,瞧不上制造业那点辛苦钱。近年来,美国货币政策经历多轮大起大落,虽然有限缓解了美国国内矛盾,但也加剧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

美国挥舞汽车关税大棒,后果几何?

(注:德国,梅赛德斯 – 奔驰工厂的一条生产线。图源:路透社)

三、美国“关税大棒”历史后果如何?

历史上,美国没少挥舞“关税大棒”,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930年,美国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提高包括汽车在内的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作为报复,欧洲国家对美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汽车出口锐减。

21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美国政府决定限制从欧盟和日韩等经济体进口钢铁。反制一触即发,欧盟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最高26%关税,同时实行进口配额制度。2003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取消保护性关税。

如今,美国政府变本加厉,通过高额关税打压贸易伙伴的做法,受到多方质疑。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赫夫鲍尔表示,关税对美国汽车行业是重大打击,美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预计将出现大规模裁员。

美国高盛集团表示,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于此前预期的20%。

4月3日,本轮汽车关税加征的起点,对各国车企来说,这个日子糟透了——也包括美国车企。

本文围绕美国加征汽车关税这一事件展开,深入分析了加税规模、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剖析了美国汽车产业现状不佳的原因,并回顾历史上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后果。此次加征汽车关税不仅难以实现美国增加收入和解决就业的目标,还可能导致美国汽车行业受损、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同时也会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305.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