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于4月3日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的消息,包括该展览品牌的背景、此次展览的主题和内容、特别单元设置、主办方及相关论坛情况,还提及了展览的持续时间和后续巡展计划。
在4月3日这一天,北京798艺术区迎来了一场电影艺术的盛会。“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正式拉开帷幕,它将带领观众走进《阿凡达》《水形物语》等影史经典作品的珍贵幕后世界。
“造梦现场”可是国内首个以电影幕后艺术为核心的展览品牌,同时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影艺术群展。早在2024年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造梦现场”首站作为官方日程展览闪亮登场,就吸引了多方的目光,收获了众多关注。
此次在北京开幕的“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是“造梦现场”系列展览的第二站。它以影史大师与经典作品为主题,把聚光灯重新聚焦到一部电影诞生的地方。通过那些在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师们,带领观众回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的发展历程,让大家可以探寻到不同时期电影“造梦”过程中的珍贵瞬间。
展览一共分为六大分区。在“帧间宇宙”展区,有奥黛丽·赫本、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国内外电影巨匠的手迹、照片、书札、原稿、亲笔书信等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收藏,仿佛让观众能够与这些大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创作碎片”展区则通过展示卢米埃尔兄弟短片集、《24帧》、《月球旅行记》等作品,深入拆解、探寻电影创作的本质。第三至第五展区聚焦于多位全球顶级电影大师的创作之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詹姆斯·卡梅隆是如何从一位拍摄8分钟实验短片的创作者,一步步成长为《阿凡达》等科幻史诗巨作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又是怎样构建出《水形物语》那充满魔幻色彩的世界;还有日本动画大师本多敏行和今敏,他们一生都坚持手绘动画,展现出对动画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最后一个展区则回溯了近期的热门IP“哪吒”,从1979年《哪吒闹海》中首个影视化形象开始,展示了哪吒作为中国人精神icon的形象演变过程。
在展示电影幕后珍藏的基础上,“造梦现场”北京站还设置了两大特别单元。其中,与德国汉莎航空联合呈现的“黑屋放映”单元,为观众准备了七部德语佳片。这里面有经历过六次修复、剪辑和重映的经典科幻影片《大都会》,有包揽了奥斯卡金像奖和戛纳金棕榈奖的影片《铁皮鼓》,还有《世界旦夕之间》(1974)、《柏林苍穹下》(1987)等珍贵老片。此外,在展览期间,淘票票还将举办国内首个电影播客节。他们创新性地在“造梦现场”展览现场设置了专属的声音空间,会不定期邀请电影播客主播、电影主创、行业观察嘉宾,通过深度的对话,与更多观众一起打破电影的第四幕墙,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电影。
此次艺术展由大麦艺展鸿图、淘票票联合出品,PIN Studio独家策划和主办,德国汉莎航空特邀合作,798文化科技联合主办。在开幕式现场,以“电影是‘造境’的艺术”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论坛。知名电影美术指导曹久平(代表作:《红高粱》、《杀死比尔》、《太阳照常升起》等)、金鸡奖最佳编剧阿美(代表作:《地久天长》、《出走的决心》等),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影像总设计、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庆生等嘉宾都参与其中,分享了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见解。
据悉,“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将一直持续至6月3日。继上海和北京站之后,“造梦现场”IP后续还会前往更多全国城市进行巡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幕后艺术的魅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的情况,包括展览品牌背景、主题内容、特别单元设置、主办方、论坛活动等信息,还提及了展览持续时间和后续巡展计划,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该电影艺术展,感受电影幕后艺术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