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本文聚焦河南对口支援哈密十五载的成果,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援疆项目,展现了河南力量在哈密的各个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跨越山海的“豫哈情深”。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从黄河之滨的河南到遥远的天山脚下的哈密,一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深情帮扶已经持续了十五载。河南力量如同璀璨星辰,在辽阔的哈密疆域书写着动人的“豫哈情深”故事。

那些用镜头定格的瞬间,每一帧都像是岁月精心雕琢的宝石,它们是豫哈两地守望相助的生动注脚。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诉说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此刻,就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隧道,去感受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所蕴含的磅礴力量,领略这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在产业援疆方面,河南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支持与建设能力。由河南援疆企业投入建设的“松树塘滑雪场”项目,宛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在哈密的大地上绽放光彩。项目建成后,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带动了受援地近400人就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还有产业援疆项目——新疆哈密双瑞风电叶片生产基地,那一辆辆吊车正忙碌地吊运着刚下线的风叶,仿佛是在演奏着一曲产业发展的激昂乐章,见证着河南在哈密产业升级中的重要贡献。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河南投资5396万元援建的巴里坤县二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它就像一座知识的殿堂,为当地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文化交流也从未间断。第三届文化润疆豫哈少年行暨豫哈少年夏令营手拉手活动在哈密成功举办,这就像是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让豫哈两地的少年们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互动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医疗卫生领域同样是河南援疆的重点。河南援疆的红星医院中原病房楼,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它宛如一座现代化的医疗城堡,集门诊、急诊、检查、住院为一体。投入援疆资金1.256亿元,这是“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最大的援疆项目工程,为哈密当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在促进就业方面,河南援疆企业“新疆晋阳豫食品加工”项目被引进到巴里坤,它如同一个就业的“孵化器”,带动受援地就业近百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历史文化传承也得到了河南的重视。位于哈密市人民公园里的左公文化苑,由河南投入援疆资金3600多万元建造。如今,它已成为哈密的历史文化宣教基地,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向人们诉说着哈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河南的支持。河南援疆资金2000万元,用两年时间完善巴里坤全境的旅游标识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旅游导览指示网络。同时,高标准新建、改建公共便民设施32座,就像为游客们打造了一个贴心的“旅游之家”,满足了游客各方面的需求。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农业领域也有河南企业的身影。河南援疆企业恒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期30万头生猪养殖等9个项目落地,这就像是在哈密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建材行业同样有河南的贡献。新疆天之丰节能板材有限公司由河南天丰集团与哈密建设集团规划总投资4亿元,一期投资8600万元,建成厂房共同出资成立。它就像一个产业的“引擎”,带动受援地就业近百人。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在医疗合作方面,郑州市骨科医院和哈密市中心医院建立骨科专科联盟,这就像是一条医疗的“绿色通道”,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能源领域,截至2025年3月,疆电入豫第一通道共向河南输送电力4055亿度。那新疆哈密750千伏第二通道和±800千伏“哈郑直流”特高压并驾齐驱,犹如一条电力“新丝路”横跨戈壁,将哈密的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河南,实现了两地的资源互补。

从黄河到天山:十五载豫哈对口支援情暖边疆,十五载对口援哈,河南书写“豫哈情深”壮丽篇章

文化建设方面,作为哈密市智慧阅读能力提升项目,河南省投入援疆资金1600万元,在豫园、文创园等地建设了8间“豫书房”。它们就像一个个知识的灯塔,为各族群众构建起15分钟阅读圈,大大提升了广大读者借阅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南对口支援哈密十五年来在产业、教育、文化、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哈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体现了“豫哈情深”以及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援疆项目,展现了河南在对口援疆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为民族团结和地区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59.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