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库布其,农民刘永光的生态致富之路,库布其沙漠上,这位农民的植绿传奇

内蒙古杭锦旗农民刘永光在库布其沙漠植绿的故事。介绍了他幼年受风沙之苦的经历,随着穿沙公路建成以及参与植树带来的生活改变,同时提及杭锦旗在库布其沙漠的生态建设规划和这一举措带来的多方面效益。

在3月20日的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旁,传来“嘭——嘭——嘭……”的声响,原来是工人们正从货车上卸沙柳。此时,刘永光忙得不可开交,他站在一旁,急切地指挥着车下的工人:“快,把沙柳摆整齐,用水泡上。”

刘永光转过身,指着远处广袤无垠的库布其沙漠,向记者耐心解释道:“沙柳用水浸泡后,才能在沙漠上种植,不然成活不了。前几天,我已经带领工人种了不少沙柳了。”

植绿库布其,农民刘永光的生态致富之路,库布其沙漠上,这位农民的植绿传奇

图为在库布其沙漠上植树的刘永光。

刘永光今年50岁,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周边。回想起幼年时光,他满脸无奈地说:“每年春天无休止的大风和黄沙,能把居住的土坯房包围,想出去方便都困难。”

上中学时,学校距离他家约30公里。由于没有公路,他只能穿沙而行。每周日返校,他都需要走上一整天,那艰难的行程至今仍历历在目。

杭锦旗政府所在地锡尼镇,离他家不足60公里,在他小时候,这却是不敢想象的“大地方”。直到1999年杭锦旗建成穿沙公路,他才有机会第一次前往锡尼镇。从库布其沙漠腹地出发,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他就到了。“速度快到我不敢相信。”刘永光感慨地说。

更让他不敢相信的事情还在后头。通过植树致富,刘永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老家的土坯房换成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四轮车也升级成了小轿车,甚至还在鄂尔多斯市买了房。

如今,每天带着100多名工人植树的刘永光,内心感到特别充实。他笑着说:“每年春天来这里植树,内心有特别大的成就感。”

跟着刘永光一起植树的李万富透露:“现在不是老刘(指刘永光)一个人富,参与种树的所有农民兜里都有钱花。”

值得一提的是,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是“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杭锦旗林草局副局长李树鹏称,今年杭锦旗要在库布其沙漠上植树造林25.3万亩、人工种草67.8万亩、工程固沙25.7万亩。按照当地实施的《推进“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管实施办法》,刘永光至少能收入10万元人民币以上。

在李树鹏看来,杭锦旗政府推行的这一举措,最大的意义在于当地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更富了百姓、活了产业、兴了乡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本文通过讲述农民刘永光在库布其沙漠植绿的经历,展现了他从饱受风沙之苦到通过植树致富的生活转变。同时,介绍了杭锦旗在库布其沙漠的生态建设规划,凸显了当地政府举措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带来的积极效益。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233.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