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18日国际黄金价格站上历史高位,国内沪金主力合约也突破重要关口这一事件。深入分析了背后多重因素,同时着重介绍了招金矿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其股价表现、2024年度财报亮点,从“价”和“量”两个维度剖析其成长路径,并对黄金市场后市进行展望,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在3月18日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国际黄金市场掀起了一场波澜。国际黄金价格气势如虹,一举站上301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与此同时,国内沪金主力合约也不甘示弱,首次突破700元/克大关。这一突破,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投资者的心中激起千层浪,突破了他们心理的重要关口。
这一里程碑事件的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地缘冲突、美联储降息预期、全球央行购金潮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振的结果。
资本市场向来是敏锐的,黄金价格的飙升自然映射到了资本市场上,黄金板块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焦点,值得重点关注。
其中,招金矿业表现尤为亮眼。年内累计涨幅达到37%,股价创下近一年新高。与此同时,公司刚刚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也备受瞩目。这份财报就像是一面镜子,不仅集中展示了公司的经营成果,更成为了投资者研判黄金行业趋势的重要窗口。
2024年,招金矿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实现营收115.51亿元,同比增长37.12%,远超彭博一致预期;净利润约为18.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20.81%;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4.51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111.35%。每股派息0.05元,相较于去年同比增长25%。
进一步拆分来看,从2024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公司业绩呈现出明显的阶梯上升态势。收入从19.81亿元稳步增长到34.65亿元,净利润也从2.79亿元增长到6.22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招金矿业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金价的弹性不断拉高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投资并购和探矿增储并举,成功做大了产储量规模。这也再次证明,无论是从“价”的维度,还是“量”的角度来看,招金矿业的成长路径都越来越清晰。
一、价的维度:黄金超级周期
黄金价格的持续攀升并非偶然,而是多重长期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轮历史性行情的背后,蕴含着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深层逻辑,同时也交织着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与市场交易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复杂作用。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黄金需求总量达到1297吨,年度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4974吨,创下了季度和年度历史新高。这一惊人的数据,也将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额推到了创纪录的3820亿美元。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全球央行购金潮的持续发力。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045吨,连续第三年突破千吨大关。波兰、土耳其、印度等国央行成为了主要买家。
我国央行也在这一浪潮中持续发力。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2月末黄金储备为7361万盎司,为连续第4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据悉,自2022年11月以来,我国央行已经增持了约341.21吨黄金,增持比例达到17.5%。
这种全球央行“去美元化”的战略性储备调整,为金价构筑了坚实的长期底部支撑。
随着地缘冲突的反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持续刺激着避险需求。世界黄金协会预计,2025年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美国疲软的经济数据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美国2月零售销售环比仅为0.2%,不及预期的0.6%,同时前值由 -0.9%下修至 -1.2%。这一系列数据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元指数和美债也随之双双走低。
同时,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形成了“政策不确定性溢价”,使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黄金作为终极避险工具,自然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涌入。3月13日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钢铝关税正式生效当日,COMEX黄金期货成交量突破30万手,突破了1月底以来的新高。
此外,贸易关税推高了通胀预期,实际利率下行有利于改善黄金持有成本,有助于黄金价格保持坚挺。
机构投资者的预期管理则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上行趋势。高盛将2025年底黄金的预测价格从2890美元/盎司上调至3100美元/盎司,甚至于有可能触碰到3300美元/盎司。瑞银也表示将未来四个季度黄金价格预期上调至每盎司3200美元,麦格理集团更是激进地认为,黄金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触及每盎司3500美元。
展望后市,黄金的“货币锚”属性可能会持续强化。当“信用货币焦虑”与“实物资产崇拜”形成时代共振时,黄金的超级周期或许才刚刚开始。
二、量的角度:内外并举拓宽成长空间
如果说金价上行给整个黄金板块带来了贝塔收益,那么产量提升则是每家黄金矿企独有的阿尔法。
2024年,招金矿业黄金产量为26.45吨,同比增长7.17%。根据JORC报告,集团于2024年新增金资源量261.16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金资源量达到1,446.16吨,可采储量为517.54吨,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招金矿业内外并举的拓展步伐。
2024年6月,招金矿业全面要约收购铁拓矿业顺利完成。这场历时7个多月、耗资5亿美金的经典收购案例,为招金矿业带来了一个含金量十足的资产——阿布贾金矿。
该矿作为西非地区的20大金矿之一,矿权面积1,114平方公里,拥有黄金储量136万盎司,资源量383万盎司。此次收购为招金矿业提升了约9%的黄金资源量和20%的自产金产量。
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由于收购完成时点在6月,合并报表时基本只计入铁拓矿业下半年业绩;第二,此前铁拓矿业还在调查开采第2座金矿的可行性,该矿床预计平均每年可额外再产出2.6吨黄金。这也意味着2024年的财报并未能完全反映铁拓矿业的价值,为2025年业绩释放留出了充足空间。
此外,完成收购阿布贾金矿后,招金矿业又以1.8亿元的对价收购了60%的西金矿业,进而实现控股科马洪金矿。
该金矿矿区面积约100km²,黄金资源量约22.46吨,平均品位4.55g/t。根据开发规划,该矿日采选规模可达1500吨,年产量预计为5.7万盎司(约1.77吨)。
当然,目前最具看点也最受市场期待的则是海域金矿。
海域金矿位于胶东地区一级成矿带三山岛 – 仓上断裂成矿带,是中国第二大单体金矿、首个海上发现金矿。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域金矿的黄金资源量562.37吨,平均品位4.20克/吨;黄金储量212.21吨,平均品位4.42克/吨。
2024年,海域金矿五条竖井全部贯通,“海岳一号”“海岳二号”两台TBM发车提前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并顺利发车,有助于项目进度加快推进。
今年3月21日,招金矿业公告称,公司及紫金投资将按彼等各自于山东瑞银的现有持股百分比向山东瑞银出资合共约人民币6.89亿元。增资后股权比例不变,公司及紫金投资将继续分别持有山东瑞银70%及30%的股权。山东瑞银正是海域金矿项目的资金运作平台,此次增资本质是强化核心资产控制力与优化资本结构的双重举措。
据悉,海域金矿项目将于今年投产、2027年达产,服务年限超过20年,且其目标是建成日处理规模12000吨以上、年产黄金15吨以上的世界级单体黄金矿山。这意味着在当前基础上,海域金矿有望为招金矿业带来56%以上的产量增幅。
此外,得益于自身高品位、低成本的优良禀赋,海域金矿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据可研报告,海域金矿项目克金完全成本仅为120元/克,考虑到当前公司整体约200元/克的克金成本,海域金矿项目的落地无疑会显著降低公司整体成本水平,而且项目早期往往会针对更高品位的矿体进行开采,利润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三、结语
当黄金价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的史诗级关口,一场由货币信用重构、地缘风险溢价与产业供需变革共同驱动的超级周期正在重塑全球资产配置逻辑。
招金矿业的价值不仅在于短期业绩弹性,更在于其“资源 + 运营 + 战略”的三重壁垒:高品位资源储备构筑成本护城河,精益管理释放盈利潜力,核心金矿投产打开长期成长天花板。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短期金价波动,更要看到产业逻辑的质变:当黄金从周期性商品转向“新硬通货”,拥有低成本增量产能的矿业龙头将获得估值体系的重构。
本文围绕国际黄金价格突破历史高位展开,分析了背后的多重因素,重点介绍了招金矿业的发展情况。从“价”的维度看,黄金处于超级周期,受全球央行购金、地缘政治、经济数据等因素推动;从“量”的角度,招金矿业通过投资并购和项目推进提升产量。招金矿业凭借资源、运营和战略优势,在黄金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关注产业逻辑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