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疏肝健脾消糖方,糖尿病前期的救星! 中医奇方:疏肝健脾消糖方,助力对抗糖尿病前期

本文介绍了名医名方第275期的疏肝健脾消糖方,包含该方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病症,详细阐述了其方解,还说明了根据不同症状的加减用药。

在本期的名医名方(第275期)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款名为疏肝健脾消糖方的奇妙方剂。

此方剂的研发者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的主任医师邹如政。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造诣,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揭秘:疏肝健脾消糖方,糖尿病前期的救星! 中医奇方:疏肝健脾消糖方,助力对抗糖尿病前期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疏肝健脾消糖方。

它的药物组成包括:柴胡15g,荔枝核15g,黄芪20g,茯苓20g,白术15g,厚朴15g,山楂20g,泽泻15g,葛根30g,天花粉20g,黄连10g,麦冬20g,山药20g,苍术15g,藿香12g,地龙10g,当归15g,丹参18g。

使用方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需早晚温服。在服药期间,患者要严格禁烟酒,同时尽量少食油腻、辛辣以及甘甜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该方剂的功效主要是疏肝解郁,健脾散精。它主要用于治疗脾瘅症,也就是糖尿病前期及早期属肝郁脾虚者。这类患者多见于形体肥胖的人群,往往有明显的情志因素影响。具体症状表现为形体丰腴,容易倦怠乏力,情绪上常出现抑郁或者急躁的情况,但并没有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从中医诊断的角度来看,患者舌淡苔白或腻白,脉弦滑。

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该方剂的方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它归属于“消渴”“脾瘅”等范畴。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多见于形体肥胖的青中年人群,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但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情志方面的因素。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失调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

肝失疏泄会导致气血津液和精微物质的输布及代谢出现障碍,这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病理机制。而引起肝失疏泄的原因中,以情志伤肝最为常见。起初,患者会表现为肝郁不达,进而影响到脾的健运功能,使得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转。随后,肝郁化火,会使脏腑气机功能和津液代谢出现紊乱,最终累及肝肾之阴,造成精血津液耗伤。如果我们将胰岛功能比作肝的疏泄功能,将胰岛素比作肝的阴血津液,那么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就是从疏泄失调(胰岛功能紊乱)到阴血耗伤(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就是先为肝“用”受损,后波及肝“体”。因此,治疗糖尿病应以疏肝解郁、健脾散精为原则。

在这个方剂中,以柴胡、荔枝核、黄芪、茯苓作为君药,起到疏肝解郁、益气健脾的作用;白术、山药、厚朴、苍术、藿香、山楂、泽泻、黄连作为臣药,能够健脾化湿,葛根、花粉、麦冬则可以益气生津;当归、丹参、地龙作为佐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疏肝解郁、健脾散精的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属肝郁脾虚者疗效显著。

此外,该方剂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加减用药。如果患者口渴多饮,可以加玄参、石膏、知母等;如果食多,可以加栀子、石斛等;如果小便频,可以加萆薢、黄柏、五味子等;如果大便不调,可以加枳实、大黄等;如果患者感到乏力,可以加党参、加量黄芪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名医名方第275期的疏肝健脾消糖方,包括其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病症及方解,还说明了针对不同症状的加减用药。该方剂以疏肝解郁、健脾散精为原则,为糖尿病前期属肝郁脾虚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285.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