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新举措: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室与见习点正式启用

本文聚焦于3月21日上海洋山港海事局和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并启用全国首个专注于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研究室和见习点这一事件,阐述了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三化转型”和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全球双燃料船舶发展现状和船员缺口情况,同时介绍了洋山港为船员培养提供的实践基础以及后续上海海事局的相关工作规划。

上海海事新举措: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室与见习点正式启用

上海海事新举措: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室与见习点正式启用

在3月21日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全国首个专门致力于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的研究室和见习点,分别在上海洋山港海事局和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并投入使用。这一创举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航运界激起层层涟漪。

上海海事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它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三化转型”以及整个航运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全球航运业积极寻求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上海率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化,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LNG、甲醇、氨等双燃料船舶逐渐成为航运市场的新宠。数据显示,双燃料船舶在全球船舶总吨中的占比已从2018年的3.2%大幅跃升至如今的7.4%,总量达到了2119艘,总吨高达1.23亿。在2024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中,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占比更是惊人地达到了45%。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双燃料船舶正以迅猛的势头在全球航运市场崛起。

然而,绿色航运人才的短缺却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绿色航运人才已成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竞相争夺的战略人力资源。据劳氏船级社的专业分析,预计到2030年,全球双燃料船员的缺口将达到45万人,而到2035年,这一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至80万人。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无疑给全球航运业的绿色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对新技术船舶船员有着旺盛的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在船员技能培训的软硬件实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船员的见习机会也相对有限。因此,全面推进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工作迫在眉睫。

洋山港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洋山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全球前三的国际船舶保税LNG加注港,同时也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绿色甲醇“船 – 船”加注能力的港口。在这里,甲醇加注已实现常态化开展,生物船燃混兑、加注也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都为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在技能培训方面,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研究室充分依托洋山港的区位优势和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研究室将开展双燃料船舶船员培训标准、安全管理规范以及国际履约的前瞻性研究,为培养高素质的双燃料船舶船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据悉,上海海事局接下来还将积极构建双燃料船舶船员“培训 – 见习 – 发证”一体化工作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推动培养一支具备绿色理念、掌握绿色技术的高素质双燃料船舶船员队伍,为我国航运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文围绕上海成立全国首个双燃料船舶船员研究室和见习点这一事件展开,分析了全球双燃料船舶发展趋势和船员人才缺口现状,指出我国在船员培养方面的需求和不足。同时介绍了洋山港为船员培养提供的实践条件以及研究室的技能培训规划,最后提及上海海事局后续构建一体化工作模式培养高素质船员队伍的计划,旨在推动我国航运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535.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