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华住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深入分析其收入、利润、运营指标等情况,探讨部分地区酒店供需失衡带来的影响,还介绍了华住的运营模式调整、摆脱OTA依赖的举措以及未来发展预期。
在3月20日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华住集团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业绩报告。这份财报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华住这一年来的经营状况。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华住展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态势。实现收入达到23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了9.2%;酒店营业额更是高达92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15.5%,这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归母净利润为30亿元,同比下滑了26.8%。经过深入探究,这主要是由于外汇亏损、DH(海外酒店)的一次性重组成本以及2024年预扣税增加等因素导致的。不过,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了8.8%,达到68.2亿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运营调整方面的积极成果。
截至2024年末,华住的业务版图已经遍布全球19个国家,在营酒店数量达到了11147家。其中,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数量为11025家,在这些酒店中,经济型酒店占据了49.8%的比例,可见经济型酒店在华住中国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华住首席执行官金辉在评价2024年的业绩时表示,这一年华住达成了拥有万家酒店的重要里程碑。全年在国内新开超过2400家酒店,远远超过了最初设定的1800家酒店的目标,充分彰显了华住强大的扩张能力。虽然华住国内酒店的全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较去年的高基数同比略有下降,但是入住率依然维持在81.2%的高水平。金辉还展望未来,强调华住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优质酒店网络增长策略,把以酒店品牌为核心的“卓越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并以华住会会员计划为中心来提升销售能力。
不过,酒店市场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地区酒店供需失衡的问题给房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024年,华住中国的日均房价(ADR)同比下降了3.2%,降至289元;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3%,降至235元,二者都呈现出窄幅波动的态势。然而,入住率(OCC)仍保持在81.2%的水平,并且同比还增长了0.2个百分点。从披露的营运18个月以上的成熟阶段酒店运营情况来看,华住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整体高于中档和中高端酒店,但RevPAR和ADR下降幅度也略大于中档和中高端酒店,这充分反映出经济型酒店更容易受到市场供求情况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具体到2024年第四季度,得益于国内酒店网络的快速扩张,华住实现总收入60亿元,其中国内收入占比达到8成,同比增长了7.8%,超出了先前所公布收入增长1%至5%的指引。但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环比下降了6.5%。酒店营业额为237亿元,同比增长16.5%。同期,录得归母净利润为4900万元,同比下降93%,环比下滑显著(三季度为13亿元),主要原因是2024年第四季度的外汇亏损及预扣税增加。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外汇收益、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0.3%,达到12亿元。
南都记者留意到,在第四季度这个酒店行业的传统淡季,华住中国的三项运营指标均出现了同比、环比下滑的情况。日均房价同比下降2.46%,降至277元;酒店入住率从80.5%降至80.0%;混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降3.06%,降至222元。同期,华住中国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达56.7%,再加上国外业务录得净亏损3.09亿元,严重拖垮了整体业务的盈利指标。
金辉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2024年中国酒店业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休闲需求快速增长,导致一些地区的酒店供应增加,从而出现了暂时的供需失衡,给ADR(日均房价)带来了一定压力。不过,他也指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竞争充分的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供需动态将逐渐恢复到一个更加平衡合理的水平。
华住酒店从运营模式上主要分为租赁及自有酒店、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两大类。据财报介绍,为了继续推行轻资产模型战略,2024年,华住关闭了63家租赁及自有酒店,这使得第四季度该项收入同比下降4.8%,全年同比下降3.9%。而随着酒店规模的不断扩张,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4%,全年同比增长23.6%。2024年,华住来自管理和特许酒店的收入贡献率从一年前的35%上升至40%。华住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资产轻量化模式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更稳定、更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并产生更健康的现金流。”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酒店行业正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在近日由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服务消费提质”被重点提及。在这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之下,酒店行业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提供优质供给。
华住一直专注于以经济型和中档酒店为核心、深耕大众市场的战略。截至2024年底,华住中国旗下酒店已覆盖了中国1380个城市,较上一年新增123个城市。在渗透低线市场方面,华住在营酒店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同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达到42%。经济型和中型酒店分别在运营酒店、在建酒店和新开业酒店中占据了91%、79%和89%的比例。
华住旗下经济型酒店海友全自助酒店,正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接下来,华住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覆盖力度。截至2024四季度末,华住待开业酒店数量为2988家,环比上一季度增加89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升至54%,较在营酒店中的占比高出12个百分点。
当前,主要酒店集团纷纷采取行动,加码投入直销渠道并完善会员体系,以减少对OTA(在线旅游)平台的依赖。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华住会的会员数量接近2.7亿。据报道,2024年9月,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在集团内部发文,指出门店依赖OTA补客、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OTA等现象,并提出未来希望华住系酒店自有会员占比能达到85%。
金辉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四季度,华住中央预订系统贡献的间夜量达到66.4%,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了4.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他表示:“在销售和营销方面,华住会会员计划无疑是核心重点。我们的目标是提高会员参与度,提高用户保留率和回购率。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我们的销售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和吸引更多不同的客户群和各种消费场景。”
对于未来的发展,华住也给出了明确的预期。华住预期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介于0%至4%,或增长介于3%至7%(倘不计入国际业务)。华住高管提到,考虑到季节性因素,3月和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可能稍显疲弱,预计第一季度每间可销售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一位数。2025年全年,华住预期收入将较2024年全年增长介于2%至6%,或增长介于5%至9%(倘不计国际业务)。2025年全年,华住预期开设约2300家酒店,并关闭约600家酒店,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2000个城市和20000家酒店的下一阶段目标。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住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展现出其在业务规模扩张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供需失衡、利润下滑等挑战。同时,华住积极调整运营模式,加大直销渠道投入,完善会员体系,并对未来发展制定了明确目标,有望在市场变化中实现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