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玉龙股份展开,讲述了其拟主动撤回A股上市交易的情况,包括公司经营困境、董事长辞职、曾被通报批评等事件,并介绍了公司主动退市的原因及后续提升经营能力的措施。
此前,在3月21日晚间,玉龙股份发布公告。公告中指出,由于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现金流呈现出持续恶化的态势,公司的经营面临着重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经过慎重考虑,拟主动撤回其A股股票在上交所的上市交易。
玉龙股份将于3月24日开市起复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玉龙股份的股东户数约为3.8万人,公司的最新市值达到了102.1亿元。
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职
3月23日晚间,玉龙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日公司收到了董事长牛磊提交的辞职报告。牛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在辞去以上职务后,牛磊将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
玉龙股份表示,依据相关规定,牛磊的辞职并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也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其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正式生效。公司将依照相关法定程序,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和新任董事长的选举工作,并且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牛磊的简历来看,他曾任职于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高新财金投资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还曾担任过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目前担任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以及玉龙股份董事长。
董事长曾被通报批评
e公司记者留意到,牛磊曾在去年收到监管的通报批评。
去年7月11日,上交所网站发布了《关于对山东玉龙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下称《通报批评决定》)。根据《通报批评决定》,经查明,在2024年4月17日,玉龙股份披露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对部分大宗贸易业务营业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并将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按照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
上交所明确指出,定期报告是投资者极为关注的事项,可能会对公司股价以及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玉龙股份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财务数据进行客观、谨慎地核算并披露。然而,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差错金额以及占比均较大,这违反了相关规定。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对玉龙股份及时任董事长牛磊、时任总经理李振川、时任财务负责人刘锋玉、时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卢奋奇予以通报批评。
或成今年首家主动退市公司
玉龙股份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黄金贵金属矿产和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采选等业务。在2024年前三季度,玉龙股份的营收为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20%;归母净利润为2.88亿元,同比下降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71亿元。
今年3月21日晚间,玉龙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现金流持续恶化,公司的经营面临着重大不确定性。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司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并申请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板块继续交易。
玉龙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董事会已同意本次终止上市方案设置异议股东及其他股东保护机制。控股股东济高资本将向除济高资本以外现金选择权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A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限售或存在权利限制的股份等情形除外)。行权价格为13.20元/股,高于30日交易均价。
玉龙股份称,公司拟主动退市是因为当前其生产经营面临着重大不确定性。公告显示,公司因多起诉讼、仲裁纠纷,导致核心资产被冻结,公司的债务风险加剧,这给公司未来的治理和生产经营带来了重大不确定性。
同时,玉龙股份旗下的多个矿产项目生产经营存在严重困难。例如,陕西山金名下持有的楼房沟钒矿,目前处于基建投入初期,玉龙股份已累计投入2.4亿元,但项目暂不具备造血能力,现金流短缺。
玉龙股份同时明确,本次终止上市后,拟采取如下措施,提升公司经营能力,改善公司现金流,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一是尽全力解决目前的贵金属采选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提升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二是努力拓宽可能的融资渠道,减少运营成本和资金流出,尽可能控制并逐渐改善公司大额现金净流出的不利情况;三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控管理体系,在现金流好转的情况下,努力增加主营业务投入,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玉龙股份拟主动退市的相关情况,包括公司经营困境下的退市决策、董事长辞职事件、董事长曾被通报批评以及公司后续提升经营能力的计划。玉龙股份面临着经营不佳、现金流恶化等问题,主动退市是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无奈之举,未来公司需落实提升经营能力的措施以谋求更好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