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亚洲生成式AI应用、中国AI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趋势、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国独角兽企业状况以及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等多个热点话题,采访了波士顿咨询(BCG)中国区主席廖天舒,深入探讨了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亚洲正展现出在生成式AI应用领域的强劲势头。波士顿咨询(BCG)中国区主席廖天舒表示:“亚洲正在加速推进生成式AI的应用,部署速度已经超过了除北美以外的其他地区。对于亚洲整体而言,如果说2023年和2024年是生成式AI的概念验证阶段,那么今年将是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元年。”
3月23日至24日,以“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廖天舒在会议期间接受专访时提到,随着中国AI产业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今年有望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拐点。
BCG的最新研究揭示,全球AI发展格局存在显著的不均衡。在被评估的73个经济体中,超70%的经济体在生态系统参与度、技能和研发等关键领域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多数经济体尚未为AI变革做好充分准备。而令人瞩目的是,仅有五个经济体成功跻身“AI先行者”行列,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展望未来,中国AI企业具备多重可深挖的优势。其一,场景驱动创新,可依托制造业、医疗等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开发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其二,拥有数据资源红利,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多样化的场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训练数据,从而加速算法迭代;其三,政策与基建协同,政府主导的新基建和算力网络建设可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试错环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廖天舒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未来将拓展出更多样化的消费新场景,开辟更多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这将成为各地激活消费潜力、多元拓展市场活力的重要方向。
对于企业而言,AI技术在挖掘消费者洞察方面潜力巨大。据BCG经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业绩表现远超普通企业,收入增长约高出10%至20%,成本降低15%至25%,品牌美誉度提升20%至40%。从产业升级角度看,“人工智能+消费”将成为推动产业链智能化重构的关键引擎,倒逼企业从单向产品制造转向全链条服务生态,完善标准化体系和跨领域技术协同,推动其从分散场景创新迈向系统性生态赋能,形成技术、市场与政策共振的产业升级新范式。
在谈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时,廖天舒指出,今年的论坛处于多重机遇交汇的重要节点。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动能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培育全面发力。尽管国际局势和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等浪潮正重塑增长格局,各国对协同发展的需求愈发迫切。本届论坛为各方搭建了多向互通的对话平台。跨国企业对中国的关注呈现“宏观与微观并重”的特点,既期待解读中国政策连续性,挖掘新兴领域合作机遇,也关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释放的潜在市场机遇。
“新质生产力”一词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反映出中国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和决心。廖天舒认为,新质生产力指向技术突破、资源优化和产业升级三个层面的升级,这三个层面的系统性升级和协同推进将形成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动能,突破传统增长的路径依赖,革新生产方式,为经济发展打开更可持续的价值创造空间。
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亚洲在生成式AI应用上正加速推进,今年是亚洲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元年。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生成式AI发展的重要驱动力,AI产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全球AI发展格局不均衡,多数经济体未做好准备,而中国跻身“AI先行者”行列。中国企业在应用转化层面展现独特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协同”策略,正从全球竞争参与者向规则塑造者转变。
当前,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情绪经济”成为中国新消费市场的显著特征,消费者从功能性需求向精神价值需求跃迁。传统文化是中国新消费发展的关键动力,要释放其潜力,需创新激活其现代生命力,突破文化表达局限,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未来,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播需从“输出文化”升级为“输出价值”,企业要平衡文化厚度与商业可持续性。
中国独角兽企业在过去十年数量和估值实现巨大飞跃,但近年来新增数量下滑,全球情况类似。其分布赛道从模式创新为主转为技术创新引领,硬科技领域企业增多,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中国独角兽企业未来发展既有有利条件,如完整多元的产业体系、领先的基础设施和庞大的科技人才储备,也面临全球生态系统不稳定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显著转型,出海模式从“产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向“能力国际化”演变,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跨越。在贸易结构上,与西方国家贸易增速放缓,与印度、东盟、非洲及“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贸易增长提速。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在亚洲东南亚新兴经济体有新机遇,电子、高新技术、新能源等产业是合作新蓝海,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化发展与合作也将深化。
本文全面探讨了亚洲及中国在AI应用、“人工智能+消费”、新质生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发展和科技企业出海等多个领域的现状、前景和挑战。亚洲生成式AI进入规模化应用元年,中国在AI领域表现突出且具备多重优势。“人工智能+消费”有望激活消费潜力、推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将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独角兽企业虽面临挑战但仍有发展机遇。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正迈向纵深,加强区域合作。这些领域的发展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