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助力,河套香港园区打造国家科创桥头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8号、9号大楼平顶仪式举行,11号大楼全面完成,介绍了相关大楼用途,阐述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园区的规划和发展思路,以及园区的发展规模、规划情况和后续建设安排。

据相关消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迎来了重要的发展节点。近日,园区第一期的8号、9号大楼成功举行了平顶仪式,而11号大楼更是已经全面完工。这一系列的成果,标志着香港特区在创新科技领域以及港深创科合作方面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具体来看,8号和9号大楼属于湿实验室大楼。这类大楼可不简单,它们能够提供符合不同生物、化学实验要求的先进设备。这对于开展各类科研实验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而11号大楼则是人才公寓,已经达到了拎包入住的标准。这意味着来到园区工作的科研人才,能够有一个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在平顶仪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河套香港园区是香港特区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一个绝佳“超级发挥平台”。香港具有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并且能够集聚国际高端人才。利用好这些优势,香港将把河套打造成国家科技创新的桥头堡、高端成果的示范田和孵化器。也就是说,河套香港园区将在国家的科技创新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创新成果的诞生地和推广地。

李家超还表示,特区政府会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政府将以变革思维突破发展局限,积极为园区发展拆墙松绑。具体来说,会积极探讨在政策上支持人员、物资、资金、数据的自由流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园区能够更加高效地运作,促进港深两地在创科领域的深度合作。

河套香港园区占地面积约87公顷,其发展规划是由西至东分两期进行。国家对河套合作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心,特区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香港园区的建设工作。早在去年11月,特区政府就发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为园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两座湿实验室大楼和一座人才公寓的落成,香港园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下半年,园区将迎来首批来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园区支柱产业的租户进驻,正式进入营运阶段。目前,特区政府正在全速推动第一期余下5座大楼的建设工作,并且在今年预留了37亿港元,用于加快完成第一期的全部建设。同时,园区第二期发展的详细规划也会在今年内完成。

本文围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的建设进展展开,介绍了8号、9号大楼平顶、11号大楼完工等情况,阐述了大楼用途及特区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随着首批租户即将进驻,园区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126.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