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江门台山市水步镇中心小学举行的2025年江门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暨弘扬时代新风科普宣讲活动启动仪式,介绍了活动后续安排,以及回顾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与江门的合作情况,还提及江门市近年来的科普工作成果。
据南都报道,3月24日,江门台山市水步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来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科学家们,这群科学家堪称“科学使者”。当天,由江门市科学协会、江门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江门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暨弘扬时代新风科普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盛大举行。
在接下来整整一周的时间里,来自八大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们将在全市各地忙碌起来,他们要为中小学生们带来多达64场精彩绝伦的讲座。这就像是为侨乡的青少年们精心准备了一道丰盛无比的科学大餐,让孩子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启动仪式上,江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金治怀着诚挚的心情,向远道而来的科学家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他透露,江门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把科普工作当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今年更是第二次将“科普为民”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朱金治还强调:“科普可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它更是科学精神的传承。”他回忆起过去11年的点点滴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与江门携手共进,举办了675场科普讲座,服务的人群超过110万人次。这些讲座就像一把把钥匙,为侨乡青少年打开了科学的大门。科学家们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而这也正是推动江门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原团长白武明教授在致辞时,深情地回顾了与江门的深厚情谊。他感慨地说:“江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师生们对科学的强烈渴望。”白武明教授介绍,科普演讲团自成立28年以来,足迹遍布全国30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累计举办了4.5万场报告,惠及人数超过1500万。他自豪地说:“我们这群平均年龄69.5岁的‘老科学工作者’,退休后依然活跃在山村、城镇、海岛、学校等科普一线。因为我们坚信,传播科学知识就是在播种幸福、播种希望。”白武明教授朴实而有力的话语,赢得了现场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江门市积极作为,通过搭建四大科普平台、打造特色研学路线、举办科普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构建起了“大科普”工作格局。在这样的努力下,全民科学素质得到了持续提升。而“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作为其中的品牌项目,意义非凡。它不仅让青少年们领略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更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深深扎根在了侨乡的土地上。今年,此次活动的再次启动,标志着江门市科普事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科学家们分赴各地开展宣讲,一场场充满趣味与智慧的科学盛宴即将在侨乡精彩上演。这不仅能为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插上翅膀,还将为江门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活力。
正如朱金治所说:“希望同学们珍惜与科学家面对面的宝贵机会,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勇敢地去攀登科学的高峰,立志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也希望学校能够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加强科普科学教育,把科学家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为祖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科技后备人才。”
本文围绕2025年江门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启动展开,介绍了活动情况、江门科普工作重视程度及成果,强调了该活动对青少年和江门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青少年探索科学,学校加强科普教育。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