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河东派出所自打造“无诈乡镇”样板间以来,在春耕期间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工作的情况。派出所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反诈体系,民警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提醒,驻村辅警指导村民安装反诈App,不仅在农村取得了良好的反诈效果,还将反诈网络向城市延伸,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东升镇青山村的农资商店门口,近日出现了这样温馨且具有警示意义的一幕。河东派出所民警李金昕正翻着反诈手册,亲切地对一位村民说道:“杨叔,今年春耕贷款办下来了吧?要是有人打电话说‘贴息补贴’‘快速放款’,可得先核验清楚!”自2021年10月起,该所致力于打造“无诈乡镇”样板间,令人欣喜的是,其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至今保持着“零发案”的优异记录。
春风轻柔地吹绿了广袤的黑土地,然而,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涉农诈骗风险也悄然来临。今年3月初,伊春市公安局伊美分局河东派出所迅速行动,将警务阵地前移至育苗大棚、农资集市。派出所组织民警对全镇4个行政村、3个林场、1个农场开展了全面且细致的“扫田式”反诈宣传。在农村信用社柜台前,民警们耐心地帮农户核对贷款账户;村口大喇叭里,那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诈广播,伴着农机的轰鸣声不断回响。这一幅幅警民共织“防骗网”的画面,正是“无诈乡镇”样板间建设的生动体现。
转账必核验,人人懂防骗
考虑到春耕期间农户资金需求增大这一特点,河东派出所构建了“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反诈体系。该体系推动镇村两级落实反诈主体责任,通过组建村民微信群、村组干部联络群、警民联系群,实现了全域覆盖。派出所还通过宣传橱窗、反诈视频等多种形式,揭露“助农贷款”“虚假农资”等常见骗局。在银行业务窗口旁,“警银协作”设置了反诈展台,银行职员在办理业务时会同步开展反诈宣传,还会手把手教农户扫描农资包装溯源码来验证真伪;在政务服务大厅,派出所联合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警政反诈联勤岗”,将防骗提醒巧妙地嵌入业务办理流程;在派出所户籍大厅的宣教等候区,办事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观看民警自导自演的反诈小视频。通过这些微信群每日推送预警信息,全镇逐渐形成了“转账前必核验”的良好防骗自觉。
民警勤登门,百姓少挨骗
“王叔,您家今年要买的种子订好了吗?要是有人给您报的价比市场低三成,还要高价收秋收的粮食,您可得绷紧反诈这根弦!”2月初的一个清晨,河东派出所民警张哲铭、王策敲开了农户的家门,正好听见王大爷对着电话那头连声说“价格合适,今天就汇款”。民警们立刻接过手机查看,发现所谓的“南方种子经销商”使用的是虚拟号码,而且无法提供经营许可证。张哲铭搬来板凳坐在炕沿边,掏出随身携带的反诈案例图册,耐心地说道:“您看,去年春耕时隔壁县老李头就是这样被骗的,钱打过去对方就失联了……”经过两个小时的细致讲解,再比对正规种子包装袋上的防伪标识,王大爷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落入骗局。三天后,民警再次登门,协助老人通过正规渠道订购了优质良种。王大爷感慨地说:“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这两万块血汗钱就打了水漂。”
“我们多跑一步,群众被诈骗的风险就少一分。”为了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的作用,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多、信息辨别力弱的现状,驻村辅警到岗首日就接受了岗前特训,集中学习“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操作流程,并明确了工作任务。
反诈宣传需要深耕细作
“现在接到陌生电话,我头一个想到找驻村辅警。”村民李大娘这样说道。驻村辅警每日穿梭于村舍院落、田间地头、农贸集市,认真指导村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通过这些努力,不断增强了群众的反诈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真正做到了将平安锦囊“送”到群众家中。如今,伊春市伊美区东升镇超九成家庭成员参与过反诈培训,形成了“茶余饭后话防骗”的浓厚氛围。
河东派出所所长李振表示:“反诈必须像种庄稼一样深耕细作,融入百姓财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无诈乡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伊春公安将反诈网络进一步向城市空间延伸。自3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抽调精干警力组建了市公安局反诈宣讲团,围绕“宣传全覆盖、防范无死角”的目标,深入街道社区、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广场、乡镇村屯开展“五进”系列活动。通过多维场景渗透,让反诈知识化作群众生活的“条件反射”。警民携手织密的安全网,正让“零发案”的土壤孕育出更坚实的平安根基。
伊春市伊美区河东派出所自打造“无诈乡镇”样板间以来,在春耕期间积极开展反诈工作。通过构建反诈体系、民警上门提醒、驻村辅警指导等方式,增强了群众的反诈意识,在农村取得了“零发案”的良好效果。同时,伊春公安将反诈网络向城市延伸,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警民携手为平安建设筑牢根基。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