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京市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展开,介绍了祭扫服务集中日、高峰日,三种祭扫服务方式,以及保障祭扫安全的各项措施,还提及了绿色生态安葬活动,并倡导市民文明低碳祭扫。
在3月25日,北京市举办了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依据今年清明节的放假安排,把3月22日至4月10日确定为祭扫服务集中日,时长共计20天。其中,3月29日、30日(这两天是双休日),4月4日、5日、6日(即清明假期),这5天会是祭扫服务的高峰日。
今年依旧提供三种祭扫服务。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详细介绍了全市清明祭扫服务工作的相关安排。本市在今年会继续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这三种祭扫服务。
其一,现场祭扫。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祭扫需求,直接前往园区开展现场祭扫活动。为了更好地做好祭扫服务工作,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了便民服务台。在便民服务台上,免费为市民提供各类祭扫用具用品、祭祀鲜花、应急药品、热水纸杯、雨伞雨衣等物资,以方便市民进行祭扫。
其二,代为祭扫。对于那些无法到现场祭扫的市民来说,可以通过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清明祭扫专栏、“北京民政”微信公众号或者“京通”小程序进入殡葬服务预约系统,申请由公墓代为祭扫。公墓会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如果市民有其他延伸服务项目的需求,可以与公墓另行商议确定。
其三,网络祭扫。市民能够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的2025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开展寄语、献花等网上祭奠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杨志伟特别提醒,“清明期间,市民旅游和祭扫活动相互交织,预计会出现多个瞬时人流、车流高峰。所以,我们倡导市民朋友优先选择代为祭扫和网络祭扫服务。如果确实需要到现场祭扫的市民朋友,鼓励在节前、节后错峰祭扫,这样可以避免人流、车流过于集中带来的不便。”
在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今年清明期间,本市会全力保障祭扫安全。杨志伟表示,首先会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内部安全管理。在清明节前夕,各殡葬服务机构会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为了切实保障祭扫安全,各殡仪馆、公墓等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吸烟、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请市民朋友给予理解和配合。
同时,本市还会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在殡葬服务机构周边,会通过增加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增设临时停车场地、加强警力部署等方式,及时疏导车辆拥堵路段,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和交通事故等情况。
此外,还将加强对市民文明低碳祭扫行为的引导。在祭扫服务集中日期间的19:00 – 21:00,属地会安排城市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主要路口值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街边烧纸、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引导,避免出现火情等安全事故。
今年还将举办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启航活动。近年来,本市一直在持续推行绿色生态安葬。在一段时间里,本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于选择海葬、自然葬的市民,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殡仪服务。今年清明期间,本市将精心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并且计划在天津港举办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启航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办生态葬公祭活动。
杨志伟最后提示广大市民朋友,要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倡导市民朋友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同时,请大家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错峰出行,确保清明祭扫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的相关信息,包括祭扫时间安排、三种祭扫服务方式、保障祭扫安全的措施以及绿色生态安葬活动等内容,倡导市民文明低碳祭扫、错峰出行,以确保清明祭扫活动安全顺利开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