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育儿补贴带火乳业,飞鹤业绩股价何去何从?

本文围绕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育儿补贴细则引发乳业股波动展开,重点聚焦贝因美和中国飞鹤两家乳业公司。详细介绍了贝因美的股价起伏情况,同时深入剖析了飞鹤近年来的营收、利润、股价变化,以及其产品涨价、营销投入等策略,最后对飞鹤在新生儿数量下降背景下的经营策略能否持续提出疑问。

前几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公布了育儿补贴细则,其中一孩家庭可获1万补贴,二孩家庭能拿5万,三孩家庭则有10万。这一消息瞬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迅速火遍全网,同时也引发了乳业股的集体大涨。

在众多乳业股中,贝因美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连续三天涨停,成为A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乳业股。然而,贝因美的基本面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它面临着债务缠身、司法诉讼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因此,在经历短期的急涨之后,这几天其股价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态势。上周五,贝因美股价大跌超过9%,昨天盘中更是一度大跌近9%,最终收盘下跌5%。不过,今日贝因美受到消息刺激,又迎来了涨停,其“妖股”属性尽显无遗。

与贝因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飞鹤,它的股价在过去三年经历了暴跌,跌幅高达85%。贝因美作为国内婴幼儿奶粉第一股,曾经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一度占据了8%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自2016年之后,其营收逐渐被“昔日小弟”飞鹤超越。到了2023年,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到令人“不忍直视”的程度:飞鹤当年营收达到195亿元,而贝因美仅有25亿。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飞鹤是否已经在乳业市场无敌了呢?与严重掉队的贝因美相比,飞鹤固然表现出色,但如果放在整个乳业行业中,它又处于什么水平呢?同样在2023年,飞鹤以195.32亿元的营收排名中国乳企第四名,前三名分别是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其中,伊利营收高达1261.79亿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为104.29亿元,同比增长10.58%;蒙牛营收986.24亿元,同比增长6.51%,净利润48.09亿元,同比增长 – 9.31%;光明营收264.85亿元,同比下滑6.13%,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168.19%。

对比前三名的净利润变动情况,飞鹤当年净利润为33.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1.4%,是头部乳企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而且,这已经是飞鹤连续第二年净利润下滑,2022年,其净利润为49.42亿元,同比下降28.07%。连续的净利润下滑对股价造成了巨大冲击,2021 – 2023年,飞鹤股价分别下跌43%、37%、34%,从24港元以上一度跌到不足4港元,三年内的最大跌幅达到85%。

内蒙古育儿补贴带火乳业,飞鹤业绩股价何去何从?

面对净利润的下滑和股价的暴击,飞鹤在2024年选择对产品进行大规模涨价。2024年2月,飞鹤对旗下的星飞帆、星飞帆900克、星飞帆700克、星飞帆A2奶源版等系列婴幼儿奶粉产品价格全部上调,每罐奶粉涨价幅度超过40元。其中,高端产品售价直逼450元/公斤,甚至更高。

这次的涨价似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24年上半年,飞鹤实现营收1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8.1%。这个近20%的净利润增速,不仅完全止住了前两年连续下滑的颓势,甚至有那么一丝彻底逆袭、重返巅峰的味道。飞鹤在2024年半年报里明确提到,公司当期毛利率从65.3%提升至67.9%,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系列“星飞帆”的收入增长。显然,产品提价对净利润、毛利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尝到涨价甜头的飞鹤,在2024年12月选择再次调价。公司对星飞帆卓睿一段和二段的“电子围栏”红包进行了调整,从之前的20元/罐下调至15元/罐,这相当于单罐价格上调了5元,一箱上调了30元。这里解释一下,一段和二段是根据宝宝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而划分的奶粉产品。一般来说,一段奶粉适合0到6个月的宝宝,二段奶粉适合6到12个月的宝宝。

如今,飞鹤的售价一点不亚于进口奶粉,飞鹤创始人冷友斌直言:“消费者的认知是这个好的就等于是贵的”,“飞鹤的奶粉折算成公斤价,是全世界最贵的”。应该说,飞鹤的提价策略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功,不仅业绩上去了,股价也有了一定起色。一年前的今天,即2024年3月25日,飞鹤股价跌到这几年最低价3.1港元,现在股价则是6.46港元,比一年前涨了108%。这跟港股过去一年整体反弹的大环境有关,当然也离不开本身业绩的回暖。

内蒙古育儿补贴带火乳业,飞鹤业绩股价何去何从?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两年受大环境影响,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物美价廉的食品,各种食品折扣店层出不穷。在这种大背景下,飞鹤靠逆势涨价这招能否长期管用呢?涨价的前提是树立高端形象,这样才有消费者愿意买单。作为快消品的奶粉,既然要维持高端形象,那必须在营销上下足功夫。

这几年,飞鹤请了不少明星代言。2018年,章子怡成为飞鹤代言人;2020年,吴京正式成为飞鹤代言人;2024年,奚梦瑶担任飞鹤聪明妈妈星推大使。虽然不知道这些明星代言费具体多少,但飞鹤每年销售费用越来越多是有具体财报披露的。2019 – 2023年,飞鹤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8.48亿元、52.64亿元、67.29亿元、65.45亿元、67亿元。以2023年为例,飞鹤的销售费用率为34.35%,较上年上涨3.6%。相比之下,伊利的销售费用率为17.89%,蒙牛为25.54%。整体看,过去几年飞鹤销售费用率明显高于伊利、蒙牛。

2019 – 2023年,飞鹤销售费用从30多亿涨到60多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4.87%,而同期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仅为9.23%。从这点上看,飞鹤过高的营销投入显然没有换来应该匹配的效果。就算飞鹤砸了那么多钱营销,但广告依然没做好。飞鹤“欧盟认证、新西兰奶源、欧洲牧场、通过美国质检,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著名广告,实际上是一场“大型翻车事故”,还成了知乎“你遇到过最奇葩的事情是什么?”的高赞热帖,点赞量高达6600多个。

内蒙古育儿补贴带火乳业,飞鹤业绩股价何去何从?

这个广告,前面列一堆外国东西,没有一家是中国的,结果最后来了句“更适合中国宝宝”,这是有多么讽刺!看了这个广告,可能谁都会问一句,飞鹤奶粉难道不更适合欧美宝宝吗?现在,飞鹤的广告改成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去掉了前面那堆外国东西,算是吸取经验教训了。

一个公司的预算是有限的,高强度砸钱搞营销的公司,一般来说会降低研发投入。以2024年上半年为例,飞鹤当期的销售费用为35.35亿,行政开支(研发费放在了行政开支中)同比减少2.5%,降至7.39亿。35.35亿是什么概念?当期,飞鹤的净利润是19.1亿元,销售费用快赶上净利润两倍了。笔者不想把飞鹤定义为“营销驱动型公司”,但客观数据摆在这里,读者心中自有判断。

飞鹤身上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花很多钱做营销,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看到这种情况,会不会觉得自己买飞鹤是在为高昂的广告费买单呢?2015年 – 2017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数量在1650万 – 1800万之间,之后逐步下滑,2022年跌破1000万大关,目前已经连续三年跌破1000万。

内蒙古育儿补贴带火乳业,飞鹤业绩股价何去何从?

在新生儿数量明显下降的大背景下,飞鹤“狂打广告 + 涨价”的经营策略,还能管用多久呢?

本文通过对贝因美和飞鹤两家乳业公司的分析,展现了乳业市场的复杂格局。贝因美虽有股价波动但基本面不佳,而飞鹤虽通过涨价在短期内提升了业绩和股价,但面临着营销投入过高、广告效果不佳、研发投入可能不足以及新生儿数量下降等问题,其“狂打广告 + 涨价”的经营策略能否长期持续存在很大疑问。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472.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