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迈克·金、雅各布·罗思曼等美国民间人士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美国所谓“公平贸易”的不公平性,同时结合贸易数据说明贸易战损人不利己的结局。
迈克·金在谈到关税问题时明确表示,关税无疑会给他的生意增添一些成本。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如果要在美国完成他目前在中国所做的业务,那将会面临一场后勤保障方面的噩梦。他不禁发出感叹:“在供应链和相关业务的处理上,中国做得更加出色。”
迈克·金的这种经历并非独一无二。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过类似的情况。在华经营工厂的美国人雅各布·罗思曼,在受到要求离开中国去其他国家建厂的政治压力后,展开了实地考察。他考察了越南、土耳其、墨西哥以及印度等国家,却发现这些国家都无法提供像中国这样完善的供应链和健全的基础设施。雅各布·罗思曼无奈地感慨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中国基础设施的庞大规模和成熟程度相竞争!”
这些美国民间人士的亲身经历,用确凿的事实证明了美方所宣扬的“公平贸易”其实并不公平。所谓的贸易战,切切实实地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从硬数据来看,自2018年美国大规模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到2024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仍然高达9184亿美元。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在贸易战中,如果缺少了企业的支持,任何贸易战最终都只会落得个损人不利己的结局。
▼2025″国际货博会”
本文通过迈克·金和雅各布·罗思曼等美商的经历,展现了中国在供应链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同时结合贸易数据,有力地指出美国贸易战“损人不利己”,所谓“公平贸易”是不公平的。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580.html